A1:清徐*要闻总第3477期 >2019-11-29编印

“三步走”促进创建“三级跳”
——记东湖街道通湖路社区湖东三街片区改造工作法
刊发日期:2019-11-29 阅读次数: 作者:司勇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在创城工作中,东湖街道通湖路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对示范区公益宣传、基础设施、公共秩序、环境卫生等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全力推进湖东三街片区整治。
  宣传引导试点先行
  湖东三街片区涉及26座老旧楼院,878户,5条背街小巷,大都是上世纪90年代建设,片区内基础设施不齐,存在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占道经营、破窗开店现象比比皆是,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重点、难点。
  整治前,社区就先期展开调查摸底,安排工作人员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挨家挨户宣传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的重要意义,利用发放文明倡议书、流动宣传广播、社区宣传栏、标语以及微信等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市民文明公约”传播力度,设置公益宣传栏38块。东湖街道发动社区干部入户发放《市民文明手册》和创城宣传品,进行问卷调查,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参与度。经过广泛宣传,湖东三街片区所有涉及改造的小区居民对小区整治同意率均为100%。
  面对片区众多改造任务,通湖路社区集中力量率先把文苑高层小区、信用联社宿舍小区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从环境卫生整治、小区停车位划定、乱搭乱建、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改造,有效地提升了辖区生活小区的居住品质和居民幸福感。
  做好规划压实责任
  改造中,东湖街道、通湖路社区成立湖东三街片区改造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片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落实责任人,形成了上下齐心协力、共创共建的良好格局。
  片区整治开展以来,东湖街道作为改造的主体单位,通湖路社区作为实施单位,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各项整治工作,在绿化、便道整治、路灯安装、电线电缆整治、规划停车位、公益广告安装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治。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湖东三街片区累计完成老旧小区粉刷楼体外立面42131平方米,粉刷楼体内墙面18594平方米,清除楼里楼外张贴和涂写的违法小广告59000余处,清理垃圾4938吨,拆除违建620多平方米,规划车位200多个,设置消防分布图26个,便民服务通知栏26个,综合执法队拆除和清理违建房屋和台阶20处。市政公司对破损便道拆旧铺新渗水砖910平方米,县委宣传部安装了公益宣传栏38块。民政局完成实施范围内10个路牌、28个门牌和164个门市牌的安装工作。经过两个月的综合整治,通湖路片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交口称赞。
  改革创新以人为本
  在片区改造中,通湖路社区以服务广大居民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原则,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
  社区充分利用电子屏、宣传栏,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市民文明公约”等宣传;各网格长通过走访入户的形式,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引导居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通过党员微信群、小区业主微信群广覆盖、常态化的宣传文明城市创建意义、创建动态等,提高居民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度。社区创建了湖东三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条街、湖东三街东二巷文明家庭文化墙和东一巷文明礼仪文化墙等宣传阵地。以湖东三街信用联社宿舍为试点,打造了楼院文化宣传阵地,组织居民举荐参与评选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等活动。
  社区推行了志愿者网上注册制度,30余名志愿者完成网上注册,建成党员志愿者、红马甲志愿者两个志愿服务组织,组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初步形成全域覆盖的志愿服务网络。组织发动创城宣传、文明劝导、关爱老幼弱残、健康义诊等志愿活动40余次。通过网格化管理,全面排查居民普遍关注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总结情况,研究决策,制定措施。社区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指标量化分解到各网格长,实行动态监督考核,制定了例会制度、日报制度、简报制度,从而形成动态管理、长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