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清徐*要闻总第3471期 >2019-11-15编印

为清徐高质量发展激活力添动力
——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打造“六最”营商环境纪事(上)
刊发日期:2019-11-15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通讯员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对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转型综改创新驱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针对企业在设立、建设、运营、发展等全生命周期涉及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对标一流、靶向攻坚、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努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实现我县在做好“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上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标。
  简政放权,梳理权责清单
  组织全县30个职能部门开展权责清单梳理调整工作,共梳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裁决”等9类政务服务事项2600余项,并将责任事项、责任依据、内部流程、办理结果、防控风险图等在省、市政务服务平台上进行公示、公布,入库率达到90%,在此基础上完成“四办”清单梳理。其中马上办121项、网上办81项、就近办26项、一次办186项。承接各类行政职权事项共计32项。对承接下放、取消事项建立《回执单》制度,已要求各相关部门窗口(审批科)详细填写下放、取消事项的承接落实情况,确保下放和取消事项承接落实到位。共取消各类前置申请材料361项,保留1288项,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证明。
  推进承诺制改革试点,营造放心投资环境
  依托政务大厅平台,按照统一清单告知、统一平台办理、统一流程再造、统一多图联审、统一收费管理“五统一”要求,加快推进企业承诺制改革各项工作。一是设立窗口,实行台账管理。在政务中心设立4个承诺制服务窗口,集中受理符合试点要求的企业投资项目,组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研究确定需办理的报建审批事项,以清单形式正式告知企业。实现统一受理,限时办结,企业办理事项从受理到办结,统一使用政务平台审批,并以短信方式告知企业。对备案项目实行台账化管理,对符合承诺制条件的项目纳入承诺制台账,建立了备案项目总台账、承诺制项目台账、承诺项目跟踪办结台账,对承诺项目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平台建设,逐步完善。目前,鉴于省、市加紧开发政务服务网的实际,县政务中心利用市行政审批系统开展项目审批。山西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网线已接入涉项目审批的各部门窗口,其中发改部门已实现“平台受理、统一赋码”,其他部门待省市部门上线对接使用后,将会实现“信息共享、在线办理”。三是统一清单,“一口收费”。财政部门按照“一费制”清单管理办法,对实施“一费制”提出明确要求,“一费制”清单包括1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2项政府性基金。目前,财政已在核算中心设立“一费制”缴费窗口,凭各有关单位的缴费通知单,对企业开据一般预算缴款书,实行一次性收费,实现了清单之外无收费。四是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政务服务中心专门制定和印发了《承诺制服务总流程图》和《承诺制改革服务细则》,建立了“承诺制”服务工作微信群,将政务中心相关窗口分管领导、首席代表都加到微信群,政务大厅可以随时将上级文件精神发到微信群,部门窗口也可以随时上报工作进展。其中,发改窗口利用微信二维码扫描,制作了项目申报操作演示视频,提高了承诺制试点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深化中介服务改革
  为提高我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国有资产处置工作质量和效率,规范中介服务,促进公平竞争,严格按照《关于印发清徐县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国有资产处置选取中介机构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文件,规范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机构选取。中心组织13个行业主管部门组建起41个类别中介机构目录库,共460余家中介机构进入目录库开展服务。实行中介服务清单管理,将中介机构的类别、名称、经营范围、经营地址等内容全部上网公布,实现中介服务公开化选取、市场化竞争,有效提升了我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国有资产处置工作质量和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阳光操作”。今年,已为150余个各类政府投资项目和资产处置完成230余次中介机构的抽取,有效解决了中介服务事项多、耗时长、收费高及部分中介依靠行政权力承揽业务、垄断服务等问题。根据市行政审批局《关于规范中介服务行为整治“红顶中介”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开展了“红顶中介”专项整治工作,组织涉及部门,从政府部门是否成立中介服务机构、是否存在中介机构垄断性问题、机关工作人员是否存在中介服务机构违规兼职、是否存在中介服务机构变相从事审批和乱收费问题等四个方面的清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