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徐县,对于汉奸乔效曾的定论没有异议。可是,关于他的死,却有多种说法。原山西大学党委书记高兆忠说乔效曾死于“1945年”。(见“清徐革命斗争纪事”第326页)原十四军军长王立岗却说“1946年‘水漫平川’时我们撤走了。次年,乔在南尹被西北部队包围,乔负伤逃回,终因‘破伤风’死在城内,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见“清徐革命斗争纪事”第179页)那问题来了,高兆忠和王立岗谁说的话准确呢?现在清徐县正在续编第二部县志,县志就是正史,正史就应该力求准确,本人认真研究了解放战争史,特别是山西的解放战争史后认为,高兆忠和王立岗的记忆都有误,其理由有三。
其一,乔效曾不可能死于1945年。首先,日本投降后毛泽东主席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最终在十月十日国共双方签订了有名的“双十协定”。本人认为,在政治上相当狡诈的乔效曾不会去当破坏停战协议的出头鸟!在双十协定签订后的十天就敢于决定“亲征血洗南里旺村?”(见“清徐革命斗争纪事”第326页)其次,晋绥八分区的主力十五团(老十七队)当年经常在晋中平川活动。这个情况乔效曾不可能不知道!那么,军事上再无能的乔效曾,也不会笨到主动把自己的脑袋往十五团的刺刀上去碰。再次,太行二分区同蒲支队和晋绥八分区游击四大队(老十七支队前身)不光是在八年抗战中经常配合作战,还共同开辟了穿越晋中平川的地下交通线。也就是说,这两支队伍的关系铁的很。围歼乔效曾部的黑头军是件大事,如果没有王立岗部参战,说明他们已经不在晋中平川。当年同蒲支队若在东面一阻击,乔效曾无论死活都回不了徐沟城。
其二,乔效曾同样不可能死于1947年。首先从全国的大形势来看,蒋介石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山东和延安。这个时候晋绥军区的主力大都调往陕西去保卫延安,极难再调主力部队下晋中平川。原太行、太岳军区的主力也编成刘邓兵团和陈谢兵团南渡黄河逐鹿中原,像王立岗的武工队这类地方武装都被开国元帅徐向前集中在晋南去打运城。其次,1947年经勾子军第二次水漫平川,晋中平川的村庄已基本上控制在阎锡山的手中。而且,就在这一年二战区首先在清、太、徐三县搞“兵农合一”、“三自传训”、“自白转身”等暴政试点。如若这个时候八路军的大部队下山,极易暴露行踪。也就是说,在1947年的时候,根本形不成围歼乔效曾部的突然性。本人认为在这里应该说几句题外话。某部电视剧对清、太、徐三县人民在阎锡山暴政下的苦难生活太过于轻描淡写,在二战区看你稍不顺眼就会被乱棍打死的淫威下,晋中人民过的真是朝不保夕。阎锡山的暴政真正是倾南山之竹为笔,倾东海之水为墨而书罪无穷。本人认为,文艺作品也应该贴近历史事实,但这不是本文主题,故不再多述。
其三,乔效曾只能是死于1946年。首先经过勾子军的第一次水漫平川,二战区的控制区已经有所扩展,乔效曾的胆子也就随之增大。其次,清徐人大都知道清源县曾经是二战区的“模范县”。1946年二战区在抗战胜利后第一次在晋中平川征粮,阎锡山规定其手下按实际控制区征粮,而清源县汾河以东的村庄还在共产党的控制下。当年清源县的粮食很快就收齐,二战区的县长侯绅在太原开会时被阎锡山点名表扬。侯绅当场表态说:“给我一个师,就可以把河东地区的粮食也收上来。”阎锡山闻言大喜:“我给你两个师!”就这样,两个师的勾子军开到清源县的河东地区征粮,其间没有遇到八路军。超额完成了征粮任务的清源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二战区的“模范县”。实际上大家都清楚,侯绅怕的就是英雄部队十五团。他深知清源的爱乡团绝对不是十五团的对手,这才向阎锡山要正规部队。这件事情乔效曾当然看在眼里,这才敢于“亲征血洗南里旺村”。再次,本人注意到高兆忠回忆录中记述围攻乔效曾部的战斗中,“新组建的县大队驻南尹”。(见《清徐革命斗争纪事》第326页)回头再看《清徐革命斗争纪事》第53页上介绍“新十七支队”时写道:“1946年夏,闫军水漫平川后,吕梁第八军分区十五团撤离清太徐地区。为了集中力量,有效。开展对敌军事斗争,奉军分区命令,以清源、太原、徐沟三个县大队为基础力量,吸引经过整编的区级基干游击队和部分民兵,于同年十月,按军分区编制序列重新组建清太徐支队。该支队按晋绥军区编制序列为七十团。为了便于区别,当地人民称本支队为新十七支队。”再回头看《清徐革命斗争纪事》第52页上介绍清源县大队和徐沟县大队都是成立于1946年三月。那咱们退一万步来讲,1946年三月才建立的县大队绝对不可能穿越回1945年十月去攻打乔效曾部。最后,本人仔细研读了高兆忠回忆录中有关围攻乔效曾部的战况。发现十七支队费了那么大的劲才只打伤了乔效曾一个人,而且还是流弹。这样的战绩实在不像老十七支队所为,老十七支队就是高兆忠回忆录中捉到过的十五团。英雄的十五团既能打运城战,又能打阵地战。本人仅是从战况上分析,对付毫无章法的土匪队伍乔效曾部还如此费劲,那就只有是新组建的十七支队所为了。同理,1946年夏才组建的新十七支队同样不可能穿越回1945年十月去打乔效曾部。那么结论是肯定的,乔效曾只能是死于1946年。
所以,我在本文开头说高兆忠和王立岗的记忆都有误。当然了,这也只是本人的一家之言。希望有知情者能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