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文化*生活总第3427期 >2019-07-29编印

清一区军民围控清源城对敌斗争的回忆
刊发日期:2019-07-29 阅读次数: 作者:王志友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我开始参加革命工作,亲身经历了围控清源城的对敌斗争。时隔60多年,毕竟是亲身参加过的,还是能回忆起来的。
  一、秘密活动,发展民兵,培养骨干
  清一区边山一带各村离县城三五里路。敌人统治区日伪军队人员白天经常活动,统治严密。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1945年5月,我党的工作人员刘峰、郭根保、王效义等同志,深入到清一区东马峪、西马峪、大北村等村庄进行秘密活动,宣传抗日形势,发展民兵了解敌情,监视奸霸分子和一些日伪村政人员的破坏活动。联系群众,保卫麦收,准备反攻。依靠民兵积极分子了解汉奸的罪恶事实,有的反映城内敌人的变化情况,有的反映伪村政派粮不公、欺压贫苦群众等事实。有些伪村政人员也积极向我们靠近反映情况,打下了下阶段公开对敌斗争的基础。
  二、展开围控清源城的对敌斗争
  7月,清源县委组织部长任亮、秘书赵宗林、区委书记刘温等带领工作人员住到西马峪村指挥清一边山各村的对敌斗争,以保卫麦收,围控清源城准备大反攻,迎接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到来。分赴各村大力宣传发动群众,动员群众积极起来向县城的敌人作斗争,扩展民兵建立村政权,成立农会。仅西马峪、大北两个村就有40多人加入了民兵,拿起武器公开活动,保卫群众收割小麦,扰乱敌人,监视坏人。我三、六、五连在北营、仁义、西马峪等村轮流活动,断绝了对敌人交送的粮钱柴草,烧煤也不准进城。民兵散发传单,扰乱监视敌人,晚上埋地雷,带领群众割电线、挖公路,破坏交通线路,儿童担任站岗放哨等控制活动。致使县城的日伪军政人员轻易不敢出城活动,经过几个月的围控斗争,吃猪肉大米的日本鬼子有时也吃上高粱面,群众中有个顺口溜:日本人吃高粱,没有法子,等得死吧。
  三、捉汉奸,为民除害
  配合围控清源城的斗争,1945年八月的一天晚上,在县委组织部长任亮等同志指挥下,由刘温、刘冬喜、郭根保、刘峰、王孝义等同志组织西马峪、大北两村的民兵和部分群众,分两路出发。一路由王志续同志领路到南营村捕捉日本王翻译。当晚王不在家,未捉到。返出后将日伪警务二中队长潘生荣从家中捉住,带到西马峪村,后送晋绥公安局枪决。时隔数日,我住北营村三连站岗的哨兵,在群众的协助下,把全县人民恨之入骨的日本便衣队长白五儿捉住,送八分区后在东于村枪决,为全县人民除了两害,解了多年的心头之恨。
  四、展开地雷战,震慑敌人
  围控清源城斗争展开时,城内敌人组织兵力准备袭击清一区边山一带。住西马峪的工作组当即研究了对付敌人的斗争策略,通知住西马峪、仁义村的三、五连作好战斗准备。组织了大北、马峪的民兵当晚到
  县城周围埋了100多个地雷。当时敌人有所发觉,但只是在城墙上乱叫、乱打枪,却不敢出城追赶我们。我们采取了先发制敌的斗争策略,震慑了敌人,使敌人袭击边山一带的阴谋未能得逞,反而惊惶失措,加强了岗哨。
  五、反奸霸斗争
  在围控清源城的同时,各村对奸霸分子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清算斗争。村干、农会、民兵带领群众对西马峪的郭林娃、王起昌,大北村的张有柱,东马峪的李大夫、孙铁牛等奸霸分子进行了清算。通过大小会诉苦、揭发、清算账目等斗争,使奸霸分子们向人民低头认了罪,后送白石沟公安局改造,贫苦群众分到了斗争果实。经过这场斗争,基层政权、民兵组织更加巩固坚强了,革命斗志更加旺盛。广大人民群众喜气洋洋,情绪十分高涨。打走了鬼子,斗倒了汉奸,我们的性命财产有了保障。清一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抗战八年,经过同日本鬼子最后的一段斗争,清一区与全省、全县各地一样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