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健康*生活总第3426期 >2019-07-26编印

清太徐游击四大队的建立
刊发日期:2019-07-26 阅读次数: 作者:张四本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1940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了坚持长期的抗日战争,中共晋绥八地委决定建立晋绥军区第八军区抗日游击支队,下辖五个游击大队,清太徐游击四大队是其中之一。为了加强党政军一元化领导,确定各县县委书记兼大队政委,县长兼大队长,并且由正规军派得力的军政干部,担任各大队的副政委,副大队长。还决定由军分区所辖工卫旅负责筹建四大队。并指示各级党政军和抗日群众团体都要建立地方武装,把发展抗日游击队同建立强大正规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1940年10月,为了执行上述决定,工卫旅把二十一团的三个营编为两个营,抽出三营四十余名干部为骨干,到清太徐着手筹建游击大队。这次抽出的干部有:教导员马麟图,副营长韩贵明、副官员吕步贤,侦察排长陈立胜,七连连长张四本,指导员任金福,政治工作员任世清,排长赵良佐、张四慎、陈耀庭;九连政治工作高九功等。他们太多是1937年和1938年参加革命的干部、战士、共产党员。
  部队干部配齐后,就在鲁沿村召开了筹建四大队的全体干部会议,马麟图同志主持了会议,工卫旅廿一团团长彭加诗同志,政治主任许铁民同志作了思想动员,主要内容:①传达了地委和旅团党委关于组建清太徐游击四大队的决定。②介绍了清太徐的自然环境和当前的对敌斗争形势,指出深入敌后开展清太徐边山和平川的抗日游击战争,对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意义。③要求每个同志都要有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保持和发扬正规军的优良和战斗作风。把这支游击队建立成一支具有坚强战斗力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为清太徐人民爱戴的子弟兵。最后,指导员马麟图同志代表大家表了态。他说,我们一定坚决执行党委的指示,到清太徐去,依靠边山,深入平川,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寇汉奸,保护人民利益,保护地方政权,发展抗日武装,为夺取新的胜利而努力。
  会后,晋绥八区地委书记饶斌同志找马麟图谈了话,为了工作方便,马麟图把名字改为马真。
  在工卫旅首长同志们的欢送下,在洛池渠我们与清太徐坚持对敌斗争的两支游击队胜利会师。这两支游击队是1940年反顽固斗争胜利后发展起来的,一支是决死四纵队清太游击队,共100余人,另一支是警卫排,共40余人。这两支队伍大部分是清太徐本地的青年农民。武器有轻机枪、步枪。大部分是从日军手里夺来的。同志们都满怀信心,格外热情。在洛池渠住了7天,了解到不少清太徐对敌斗争的情况。
  为了与清太徐中心县委取得联系,马真同志和任金富同志换上便衣到清太徐中心县委参加会议。会议由肖靖主持。会上马真同志传达了地委指示和工卫旅关于组建游击四大队的具体意见。经过讨论,一致决定:一、把建立地方武装,发展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作为清太徐各级党政军和群众团体的中心任务。二、讨论制定了组建游击四大队和发展基干游击队的具体方案。三、所有在清太徐活动的各个游击队,迅速到清太徐边山集中进行整编。
  根据西谷会议精神和清太徐县委的决定,各个游击队分头隐蔽在太原县边山的杏坪、杜里坪、圪塔村一带。用四天的时间完成了四大队的整编工作。整编的具体情况是:大队政委由清太徐中心县委书记肖靖兼任,大队长由清徐县长徐光远担任,大队副政委马真,副大队长韩贵明,组织干事任金福,宣传干事郭新生,管理员郭省三,副官员步贤,供给员雷墨林,侦察排长陈立胜,侦察班长潘振华。由工卫旅一团三营带来的其他人员组成大部队,下辖三个直属连:张四本同志任二连连长。整编工作完成后,在杏坪村召开了清太徐游击四大队成立大会。政委肖靖,大队长徐光远,副政委马真,副大队长韩贵明都讲了话。并宣布清太徐游击四大队于1940年12月15日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