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理论*实践总第3403期 >2019-05-29编印

对标先进 改革创新 开创我县乡村振兴新局面
——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有关乡镇、村委负责人赴临汾市曲沃县参观考察启示
刊发日期:2019-05-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5月17日—18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有关乡镇和村委负责人赴临汾市曲沃县,就蔬菜产业和乡村振兴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此次活动由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凤梅带队,一行35人,活动期间,深入了解曲沃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农产品产销体系等情况,还与曲沃县有关人员就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发展模式、休闲农业用地、休闲农业资金筹措等问题进行了交流。通过这次学习对标,在认识到工作差距的同时,也为我县今后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从曲沃全域旅游发展看东于镇转型
  东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华
  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城郊农业示范区、能源革命新样板和休闲宜居目的地“三大支撑”为引领,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清徐。对于东于镇来讲,就是如何借势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推动全镇工业创新发展,如何高质量抓好东高白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引领全镇乡村振兴,如何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提升全镇形象。带着这样的思考,曲沃参观学习对于东于镇得出如下启示:
  一、导向引领,推动工业产业创新发展
  曲沃县在发展全域旅游中,明确提出按照“把道路建成风景线、把乡村建成旅游点、把全县建成大景区”的目标要求,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全镇工业企业大小150余户,涵盖煤矿、洗煤、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领域。曲沃的经验也告诉我们,旅游点线面一体谋划方能实现大发展、大提质、大跨越。同样,在工业产业创新发展中要注重统筹谋划,全面提升。亚鑫焦化作为全镇的龙头企业,其转型不仅是退城入园发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典范,也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以化领焦,求新求变的结果。要综合运用法律规定、行政手段、环保政策等,引导传统产业按照“升级、转型、退出”的主导方向打造能源革命新样板。对扬尘污染大、固废排放多洗煤行业,借鉴联盛电缆、三高能源转型经验,提前思考、及早谋划,确保在全县明年7月全面关停退出时,全镇洗煤行业实现成功转型一批。
  二、统筹谋划,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曲沃全域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了远近闻名、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东于镇无论是文化底蕴,还是历史脉络,无论是特色产业,还是发展潜力,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实践中,将按照着力构建区域协调联动并互为支撑的农业体系的要求,从抓好东高白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入手,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用旅游+的思路谋划乡村振兴。要坚持问题导向,产业先行、机制跟进,着力解决“大久保”桃有名无牌、洛池渠红色教育基地有底蕴无载体、东于迎鼓架火有展示无体验、状元祠有影响无传承等问题,精心打造一批脍炙人口的特色小吃、文创产品、情景剧目、非遗演艺和旅游亮点、消费热点,着力把全域旅游培育成东于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创优环境,提升镇域发展品位内涵
  曲沃提出,倾力打造一批透着乡情、乡俗、乡愁的田园综合体和美丽宜居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对于东于镇,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创优环境上。当前,要坚决贯彻县委提出的专项行动优先原则,全力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在前期立行立改、治标见效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从“门前三包”、立面整治、亮点选树等方面入手,拿出过硬举措,加强系统治理,拆违与治乱并重,沿线和纵深并行,硬化和绿化并举,着力提升创新治理、精细管理水平,以良好的环境来满足未来游客在现代休闲度假和传统文化体验上的双重需求上,以此实现全镇高质量发展。
  奋力赶超建设醋都小镇田园综合体
  孟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瑞青
  结合曲沃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经验以及孟封镇实际情况,我们要深入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按照“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目标,全力推进醋都小镇田园综合体建设。
  (一)发挥区位优势,推动醋都小镇落地生根
  高标准做好醋都小镇建设,实现中小型醋产业并购重组,集团化发展,充分提升食醋工业园的产业内涵,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即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倾全力将粗放的食醋工业集聚园区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精细发展的新样板、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对玉米、高粱等种植结构的调整,选优培育杂粮、葡果等高效农业,探索增产增收新途径。围绕蔬菜全产业链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品种结构上,瞄准名、特、优等新型高质品种,在种植模式上,突出发展设施蔬菜,实现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大力构建城郊都市农业示范区,致力“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辐射周边村庄打造千亩田园综合体,重点推进杨房村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群众素养。
  (二)借势环境整治,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环境综合整治“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的工作总思路,参照对标曲沃县生态环境,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打造“尧城机场”片区、水塔片区环境综合整治精品样板,带动辐射周边村庄提升整治标准,助力推进我镇美丽乡村建设。
  (三)发掘人文底蕴,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着力“追历史、展底蕴、融文旅”。创新举措,精品打造,挖掘陶唐古镇特色底蕴,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收集整理历史文献资料,建立独有的文化宣传品牌,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持续改善镇域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品质,以尧城尧庙、宝源老醋坊等为依托,配套旅游设施,打造一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推进文化旅游、绿色产业、生态康养为一体的“醋都小镇”建设。
  规划先行政府引领加强品牌强化设施
  徐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武永俊
  一、坚持规划先行,引领产业化发展
  徐沟农业与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按照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徐沟镇乡村文创旅游区建设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建设,依托徐沟镇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整合本地陈醋、红薯、豆制品、元宵、灌肠等优质特色农副产品资源和背棍铁棍、砖雕等传统非物质文化资源,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制定我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全镇一盘棋,各村具体执行,通过构建西怀远——清德铺田园综合体和晋韵田园综合体、208国道和太太路沿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带“两体两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格局,构建“道路成了景观带,村庄成了风景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实现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
  二、发挥政府引导职能,推动产业化经营
  曲沃县采取“财政引导、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模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熟机制,带动民企投资,促成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良性发展,真正实现了一二三产的全面融合。
  我县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扩大县级财政扶持“三农”发展范围,明确提出要创新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新机制,深入推进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新农贷”试点工作。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搞好金融资本与农业项目的接洽,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发展。
  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在财政扶持资金使用上要更加灵活,适当扩大并转变扶持内容,精简审批环节,加快资金流转周期,探索出台农业设施抵压贷款担保办法,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搞好金融资本与农业项目的接洽,及时解决农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紧缺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产业化建设上下功夫,抓好“公司办不好,农民办不了”的事情,为创造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良好的投资、人文、生态、信息等外部条件,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力量跟进的发展局面。
  三、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升产业转型质量
  为推进我镇农业品牌化发展,一是要创新农业品牌培育方式,积极进行“三标一品”认证登记,突出地方资源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注册区域公共品牌,加大品牌创建、品牌认证、质量提升、技术创新、品牌宣传推广。二是要加强培育企业、农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品牌创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充分运用“互联网+”,通过与专业农业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入驻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等方式,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发挥农业特色产业、产品的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三是要积极搭建线上和线下品牌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为品牌农产品与经销商之间牵桥搭线,构建信息网络和物流系统,扩大品牌效应,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四、强化设施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为强化设施农业发展,要借鉴曲沃经验,第一要在技术指导上下功夫,带领村干部与村民走出去,引进山东寿光先进种植技术;聘请蔬菜种植农艺师长期入驻,在蔬菜各个生长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指导;以种植户为单元建立信息技术员体系,培养一批懂农业的新型农民专家;引进农业科技公司在本地设点扎根。第二要在集约化发展上下功夫,推广“企业+农户”的托管模式。通过公司运营,将农户的土地集中,连片发展现代化农业进程及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把服务小农户作为主要对象,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浇等服务,着力实现小农户规模化生产。同时统筹资源,实现育苗、种植、加工、包装一条龙产业体系发展。第三要在销售渠道上谋出路,采用订单销售的模式保障设施蔬菜的销售。
  对标一流抓特色巩固提升出精品
  集义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树斌
  通过曲沃之行,受益匪浅,主要有三方面的感受:一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二是改革创新的决心大、方法新。三是多元化融合,乡村振兴别具风格。
  今后,集义的发展需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一是要在改革创新中解放思想。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曲沃的发展历程已经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改革创新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对客观形势有一个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必须坚持抓发展的劲头不减,大胆试、大胆闯,努力在挑战中抓机遇,在实干中求完善。
  二是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集义作为传统农业乡镇,不论从短期还是长远看,工业化这一课补不上,结构就难以优化,经济就很难翻身,因此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牢固树立“绿色、特色、规模、品牌”意识,推动“农业+”模式的拓展,开发农产品采摘、土地认领、农事体验等休闲活动项目和乡土民俗文化节目,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打造从育苗、种植、管理及收获全部进行标准化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和吸纳农民合作社组建蔬菜产业联合体,建设冷链贮运一体化生产线,建设蔬菜产地交易市场,实现从田间到市场全程预冷、分级、包装、保鲜冷链服务,使资源优势尽快向经济优势转变。
  三是要坚持不懈地推进人居环境改善。要积极借鉴曲沃等地方的先进经验,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改善,以典型引路、基地带动、园区促进的模式,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建设具有诗画韵味的美丽乡村。要在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同时,注重结合地域特色,利用各村不同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特色、生态环境、文化底蕴等元素,以改革的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实现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使乡村环境美起来、特色显出来、经济活起来。
  四是要在工作上狠抓落实。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抓落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抓住每一点时间、凝聚每一份智慧、抓住每一个机遇、办好每一件事情,把外地的先进经验与自身的发展实践结合起来,主动融入“城郊农业示范区、能源革命新样板、休闲宜居目的地”三大产业支撑体系,发挥转型综改示范区的战略引领作用,努力在发展中出思路、出特色、出实绩,以实干的作风抓落实,奋力谱写“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清徐”的集义篇章,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互动共赢
  王答乡副乡长乔月斌
  一、关于王答实现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科学规划。要在全局性上做到全域规划理念,统筹精品点、精品线和精品区块布局;因地制宜,彰显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避免千村一面。努力把握好各类规划的定位和深度;美丽乡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的维护,必须被视作与开发同样重要的地位。(二)注重示范带动。以政府前期的投入为翘板、广泛动员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其中。制订美丽乡村建设长期规划,每年选定1-2个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试验示范,不追求固定模式,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点,一片一片的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三)注重生态治理。要把农村垃圾、污水、绿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农村垃圾处理要围绕推行垃圾分类和建设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开展工作。农村污水要接入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处理;不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的,要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村庄绿化不但要搞森林围村,还要注意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四)注重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在环境、外表提升的同时,要着力把各村所具备的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产业培育坚持结合起来。把产业培育当做美丽乡村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发展乡村经济,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关系,逐渐引导美丽村庄变“输血”为“造血”,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五)注重文化元素。充分利用乡村旧建筑、古民居、老祠堂等,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好村里现有的文化阵地,传承文化,传播正能量,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二关于王答乡下一步发展规划建议
  (一)依托王答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挥园区经济引领带动作用,打造铸造产业特色小镇。借势潇河产业园区湿地公园建设,推进枫林路干渠沿线赵家堡、同戈站村美化、绿化、景观化建设工程。在优美的自然环境背景下,以赵家堡、同戈站传统铸造产业的发展为起点,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通过推进铸造行业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进一步发掘暖气片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暖气片发展博物馆,构建铸造产业特色小镇生态圈,实现产业、生态、文化“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同时,以产业特色小镇激发王答发展新动能,带动周边制造业、艺术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壮大。(二)发挥北录树村级集体经济优势,借助华晋骨科医院落户我乡的历史机遇,打造康养产业园。扩大北录树鲜枣基地和无公害枸杞采摘基地规模,构建农业农村智慧产业体系,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在此基础上,打造集参观、旅游、采摘、食宿、康养为一体的康养产业园。(三)依托山西省职业技术学院、省城职教园区、山西面食文化园等学校落户我乡的优势,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一方面,王答、大寨、常庄、王答等周边村庄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实现农副产品学校——村庄的订单式供给,带动王答的服务业、种植养殖业、设施农业等产业的长足发展;另一方面,以大批学校落户为契机,鼓励一批高技能人才扎根王答,成为推动王答产业、农业、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打造王答文化教育品牌,推动王答乡村振兴。(四)在马庄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打造休闲娱乐园。大力发展周末经济,在周边配套建设亲子露营基地、射箭场、儿童游乐园、植物迷宫等场地,设置垂钓、攀岩、野餐、划船等娱乐项目,在园区内定期举办文化节、音乐节、消夏晚会、亲子互动比赛等活动,打造集游、玩、吃、住于一体的高端休闲娱乐园,使之成为青年人休闲、老年人养生、家人团聚、团队互动的好去处,进一步实现产业支撑美丽乡村、美丽乡村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互赢局面。
  发展都市农业促进乡村振兴
  西谷乡纪委书记贾晓峰
  曲沃县磨盘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情况对西谷发展都市农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项目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应该立足西谷“背靠省城、肩挑清—徐、怀揽汾河”区位优势,对接大县城,融入都市区,加快打造都市农业示范区。
  一是对标先进地区,推动西谷、柳湾省级美丽乡村景区化打造。以清东路西谷段市政化改造为主线,推动清东路严管示范街提档升级和以榆古路环境综合整治和云孟路景观化打造为主线,推动沿线各村美丽乡村创建。
  二是加快“一河两渠”(汾河、太榆退、河东北总退)水网建设,打造“水绕村庄”田园美景。在推动汾河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做好太榆退环境综合整治、河东北总退污水治理,彰显生态,叫响“汾滨水乡、绿色康养”品牌。
  三是运用“文化+”“+文化”和“旅游+”“+旅游”,推动金玉垂钓等景点提档升级,打造省城“一小时”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围绕县委、县政府“减玉米、增果蔬、扩杂粮、强设施”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减少玉米种植、增加高粱种植亩数,高标准打造红高粱特色基地。
  四是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加快构建“一带四园”城郊农业格局,扶持王氏醋业、韩康葡果、福安杂粮、汾东杂粮等龙头企业或农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着力推动柳湾葡萄采摘季、汾河生态垂钓节、杂粮食醋展销会等活动品牌化,提升西谷知名度。加快推动特色小镇落地西谷,打造具有西谷特色的景区,着力建设省城休闲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