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啊……”一首《阿里山的姑娘》,引起了我对阿里山无限的向往。2018年暮春时节,终于有机会抵达宝岛,零距离领略阿里山,感慨良多。
阿里山位于嘉义县东北75公里处,由地跨南投、嘉义二县的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大山组成,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主峰塔山海拔2663米。相传2500多年前,邹族一位首领“阿巴里”最先发现了这座山。勇敢善猎的他经常翻山越岭携族人一同进山打猎,往往满载而归。阿巴里去世后,族人为了纪念他,遂将其大山命名为“阿里山”。
日出、云海、铁路、森林与晚霞,合称为阿里山5奇。它们不但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其名声更是远扬海内外。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伟大”的说法。登山铁路全长72公里,小火车由海拔30米的山脚盘山而行,似沿“螺旋梯”盘旋而上,绕山跨谷钻隧洞,鸟雀在火车轮下飞翔。游人坐在车里往外一看,无不目眩神摇。真让人担心,假如小火车爬不上去,掉下来怎么办?其实,不必担心,坐小火车既安全又有趣。我们坐在里面,不仅看到了这里林木的茂盛,而且还浏览了不同高度树种的变化。山脚下还是榕树、槟榔、椰子、芒果等热带树木,随着海拔的升高,到山腰就被樟树、柳杉、红桧、扁柏、罗汉松等温带林木所取代。再上山顶,则是以冷杉为主的寒带林了。阿里山森林总面积达到3.1万公顷。
进得山来,我才真正领略到阿里山之美,果然名不虚传。数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分别通向阿里山的幽深之处。山路两侧,千山万壑,群峰雄峙,林木高耸;一路青山翠谷,芳草萋萋,到处流水潺潺;既有悬崖峭壁之奇险,又有幽谷飞瀑之秀丽。令我惊叹不已的是这里的树,特别高大粗壮,直入云霄,仿佛要把蓝天捅开一个个大窟窿。森林里空气湿润而清新,我们贪婪地呼吸着山上新鲜的空气,真想把这个天然的氧吧带回家,尽情地享受一番。
在阿里山深处,我们来到著名的姊妹潭。姊妹潭是两个相邻的小湖泊,在群山环抱中相依相偎,犹如阿里山的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姊潭面积大,为长方形,水碧如黛,一往情深。潭中有一座木制的观景台,我们站在上面,尽情地观看山光水色的倒影。妹潭呈圆形,面积小,积水稍浅,明净清澈。两潭水平如镜,波澜不惊。周围树木环列,树影浓荫,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沿着步道往下走,两旁都是形态各异的树木。有两棵老扁柏的树枝,巧妙地连接成一个“心”的造型,名曰“永结同心”。引得不少老少夫妻,纷纷在此合影留念,以表达深深的爱意。几棵被砍伐的老桧木树桩上,竟然长出几棵小桧树,被称为“四姐妹”、“三兄弟”。它们像孪生的兄弟姐妹一样,亲密无间,让人好生羡慕。还有让人更惊讶的是“三代木”。第一代爷爷活了上千年死了,在它干枯的躯体上,又生长出第二代儿子。儿子根老壳空后,不料在它残存的树干上,又生长出第三代孙子。如今,这第三代孙子长得枝繁叶茂,青翠挺拔,已有5米多高。如此树中生树,枯而复荣,重获新生,令人称奇!
到阿里山,不去看神木是一大遗憾。接着我们紧跟导游来到了传说中的阿里山香林神木前。这棵有着2300多年树龄的神木,不愧是树中的精华。它高45米,足有十几层楼高,树胸围12.3米,直径4米多,需要十几个壮汉才能合抱住。我们抬头仰望这棵神奇的巨树,它虽经历了2300多年的风霜雷电,历史的云烟并没有湮灭它顽强的生命力,依然郁郁葱葱,坚韧挺拔,岿然屹立于苍穹之间。如此独领风骚“树王”,真令人惊叹不已!
在香林神木不远处,有一座旌功碑。碑文记载了:1903年日本一位森林权威琴山河合博士,调查阿里山森林资源的功绩。但是,琴山河合博士没有想到,他的科学调查,却成了日本侵略者掠夺台湾阿里山森林资源的罪恶帮凶。1933年,日本侵略者给他立此碑,想让他流芳千古。他却认为自己愧对台湾人民,让人把碑文中的“功”字故意刻错。笔者认为:他的科学调查,对台湾人民没有功,只有罪!
我们行走在森林间,忽见一截截被砍伐过后,长满绿藻苔藓的树桩。阿杜介绍,这些树桩都是日本人占领台湾的50年间,疯狂砍伐林木留下的罪证。红桧树为台湾所独有,其特点是生长缓慢,生命力极强,历经数百上千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它木质坚韧,不裂缝、不变形,是造船、建筑、雕刻的最好选材。它也成为日本侵略者建筑其神社的主要木材。阿里山的铁路,就是日本强盗为方便运输山上的这些木材,专修专用的。据了解,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仅阿里山珍贵的红桧树,就被砍伐了近30万棵!目睹随处可见,几个人才能合抱的残桩,大家都为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掠夺行为而义愤填膺!
据导游讲,红桧树是有灵性的。上世纪20至30年代,日本强盗在砍伐了阿里山最珍贵的红桧树后,许多伐木工人都染上了怪病而死。日本强盗认为是这些树灵在作祟,心生不安,怕被砍伐后的桧树灵,再找上门来报复。为了安抚这些树灵,于1936年在3号神树的旁边,建了一座高约20米的石塔,取名“树灵塔”,用来祭祀那些被砍伐大树的灵魂。
半天的阿里山之旅结束了,我们愉快乘车下山。虽然一路青葱碧绿,生机盎然,但我心里却是沉甸甸的。阿里山不仅给我留下了美好的森林印象,同时还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勿忘国耻的爱国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