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清徐*故事总第3391期 >2019-04-26编印

听课记
——记县城二中153班的三位老师
刊发日期:2019-04-26 阅读次数: 作者:白俊英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师者父母心。”每每坐在孩子所在的班级里听课,心里总是温暖的、澎湃的、感佩莫名的。因为,曾经,我也是一名学生,我也有我的老师,如今,我作为孩子家长,作为第三方坐在这神圣的教室里,聆着老师讲授的那似曾熟悉的知识,再一次审度着教自己孩子的这些园丁们,内心感慨万千。
  二中的“陈果”——班主任郭俊芳老师
  她,就是153班“掌门人”、被称作“二中的陈果”的郭俊芳老师!她不仅长得酷似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网红人物——陈果,讲课风格和举手投足也像极了陈果!
  作为多年在一线执教的班主任老师,她除了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待学生更是宽严相济、恩威并施,学生既怕她又爱她,孩子们都尊称她——“我们的老班”。
  她以一颗“坚决不放弃一个孩子”的拳拳慈母心感动了所有家长,苦口婆心、竭尽所能、孜孜以求,带领着153班奋勇向前、一步一趋、踽踽而行。在这个班里,孩子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他们坚决不允许有人“抨击”他们班或他们的老师,这些青葱少年,会如初生牛犊般嗔怒道:“敢?撼煞他!”真是可爱,又可气。
  郭俊芳老师把153班管理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成绩一直名列前矛,调皮的、捣乱的、叛逆的,形形色色的孩子,统统在郭老师手下俯首帖耳,深得各科任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喜爱和尊敬。
  郭俊芳老师的语文课,主题突出,思想鲜明,条理清晰,听她讲课,仿佛置身名校、聆听名师。她身体瘦弱,但从始至终,普通话标准,声音宏亮,她怕孩子们听不到,她认真得让旁听的家长感动,心里默默地询问:郭老师,嗓子疼了吧?
  一堂传统名篇《小石谭记》被郭老师讲得风生水起、别开生面!她不看书,篇中大段原文,被郭老师信口拈来!提问学生时,哪个字活用,哪个字通假,郭老师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真让人有“炉火纯青”之慨叹!
  对于回顾上堂内容而被课堂提问“问住”的同学,郭老师不责备、不批评,只让他们多站会——羞羞他,红红脸,让这些上节没认真听讲的学生“吃”个小小的教训!
  课堂上,学生时而举手抢答,时而在老师规定时间内快速记忆知识点!整堂课节奏明快,安排紧密!把这45分钟用得何其充分!郭老师在学生记忆的当儿,会来回巡视,会主动对个别学生的知识弱点进行讲解、点拔,生怕有一个学生掉队。
  班上有个约定俗成的“小规定”,互查背诵时需要全体起立,当学生背会并两两互查完毕时,便可落座!先坐下的学生是优胜者,老师就看到了,这对还站着的同学有很大触动,会促进他们尽快完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在他们153班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学们在两两查背时,郭老师会在一旁巡查学生掌握情况,她慧目一扫,双耳一闻,谁背得多熟,谁记得有些“夹生”,走一圈下来,整体掌握和领会程度,郭老师了然于胸,这样更有助于她教授知识点的侧重及课时长短的安排。
  快下课了,郭老师会对整课知识要点进行总结陈述,如果哪个同学在某一知识点还有模糊,可以在这个环节得到纠正!老师真辛苦,她就这样一遍又一遍、扯着已经沙哑的嗓子,不厌其烦地讲,她只想让孩子们学会、弄懂、记牢!拳拳赤子之心让人动容!
  最爱的“琴琴姐”——英语老师王琴琴
  看——全班沸腾了!因为,英语课来了!以对孩子温和可亲而著称的英语老师——王琴琴,被孩子亲切地尊称为“琴琴姐”!
  “琴琴姐”——多么让人感动的三个字!这里包涵了孩子们对王琴琴老师多少尊敬和喜欢,更进一步体现出王琴琴老师对孩子视若己出的一种慈爱,以及王老师对学生的平等、关爱、尊重和民主的一种温和态度!
  王琴琴老师的英语课,在全县也是堪称一流——听过她课的家长朋友应有同感!明晰、流畅!简洁、明快!她能变难为易,化繁为简,她的课堂总是热烈的!学生学习的热情总是高涨的!而且,“琴琴姐”和他的学生间,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初中生课业繁重,难免有学生晚上熬夜,白天会困得打盹。每见此景,王琴琴老师都好心疼,她不忍责骂,而是温和地说:“俺娃梦到什么了?”让打盹的学生很“羞愧”,赶紧坐好听讲!但孩子心里,却体会到“琴琴姐”妈妈般的关切和温暖!
  有个男孩,他手表坏了,很心疼,一直摆弄,想修好,以至于他们的“琴琴姐”进了教室开讲了,他仍专注于修理。只见琴琴姐轻轻走到他背后,笑眯眯地说道:“哎呀,俺娃想当爱因斯坦了?”小男生如梦初醒,不好意思笑了,冲着琴琴说:“王老师,对不起!”孩子回家告诉妈妈:“妈妈,那时我快哭了,心里很温暖!”是啊,这种批评,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还有一次,一个学生来找王老师判作业,等待期间,“闲不住”的这个男孩,忍不住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指陀螺来玩!王老师看到了,也不生气,和言悦色地说:“什么好玩的?老师看看?”然后拿过来径直装进口袋,“记得下课来找老师要!”这个学生被老师“如此没收”感动了,再也不在课堂上玩了,甚至心里默默地说:“琴琴姐,这是我最喜欢的,如果你喜欢,学生情愿送您一个!”
  课堂上,王老师提问学生,美其名曰“点将”,这个没回答完整,那个要快接上,王老师一直游走在同学们中间,用手轻轻一点“你”!“你”!“你”!节奏很快!像游戏一般,孩子们喜欢这种“车轮战”,乐此不疲!
  王老师讲课有很多技巧,但无论什么技巧,出发点都是为了她的孩子们。她讲课,语言是明快而跃动的。对于新的知识点,她会快速推送,让孩子们在听的同时,以第一印象记住最正确的;如果是已经讲过的知识点,王老师就只说上半句,引导学生说出下文,加强记忆,温故而知新。
  课堂提问,王老师一挥手,同学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王老师的课堂是有温度的,她激发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为孩子们打开了知识的阀门,因为,她本人就是有温度的人!
  王老师欢迎孩子们追着她问问题!在王老师这里,没有这么多条条框框,哪怕课堂上追过老师来,“琴琴姐”也会耐心讲解。因为,她是博爱的,宽容的。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她给了孩子们一片自由的蓝天。
  快下课了,王老师才回到讲台,总结陈述当节要义,安顿作业!一说“园丁”,总是想到这些兢兢业业的老师,让人可敬、可爱!他们的勤奋勤勉、抱着以对孩子们极端负责的精神,像蜡烛一般燃烧自己,让人可圈、可点!
  “美女”教师——生物老师孟玲燕
  这是被孩子们称为“最美女神”的生物老师——孟玲燕!孟老师优雅大方,很受孩子们欢迎!
  生物课,原本那么那么贴近生活!孟老师讲课,诙谐风趣,让课堂笑声不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孟老师的生物课充满兴趣,当然学得起劲!
  万绿丛中一点红。正如孟老师衣服的颜色,孟老师的课,孟老师是绝对的核心!她风趣的谈吐中透着威严——她对课堂的把握极其到位!
  孟老师的课,更注重引导,她教授的“秘诀”就是“被动”,多以发问、让孩子们回答为主,激发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老师一遍遍地发问,孩子们一次次地回答,当堂知识当堂消化,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孟老师除了课讲得专业、生动,她还有一颗体恤孩子们的心,知道他们课业负担重,孟老师尽量做到生物课就让孩子们全领会、全背诵,几乎晚上不留家庭作业,但学生们从未因没有家庭作业而考得不好过,相反,一直很好。这与孟老师课堂高效率、提纲契领授课密切相关。
  孟老师外表美,心灵也美。一次,一位家长到学校给孩子送书,只放门房就走了,出来正好碰上孟老师,也未打招呼,刚开学的新生家长,可能不认识孟老师吧。可孟老师并不“冷”,当她看到书上的名字是自己的学生时,二话没说就捎进教室,她不是爱多管闲事,只是因为她心里有爱和责任。
  课堂上,除了板书,一般情况,孟老师会在孩子们中间,走到哪个孩子身边,她就用手指着这个孩子的书本讲课——也许对于这个孩子,老师指读过的那一段,会终生难忘!
  孟老师的课,也是沸腾的、热烈的!孩子们对大自然和生命密码充满好奇,再加上孟老师的解读和教诲,让懵懂之年的孩子们懂得很多,甚至,这些知识会伴随他们一生。
  153班“掌门人”、我们的“老班”、酷似陈果的郭俊芳老师,我们最亲的英语老师“琴琴姐”,我们秀外慧中的“最美女神”孟玲燕老师——这三位老师只是支撑153班的“半边天”,还有我们的数学——郝慧芝、物理——陈彩豫、政治——王小云、历史——郭三琴、地理——罗素芬等诸科老师在默默无闻地为153班的孩子们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纸短笔长,感恩你们,153班亲爱的老师们,感恩上苍让孩子们遇见你们,感恩二中让孩子们成为你们的学生!
  亲爱的老师们,你们身在三尺讲台,却在竭力培养栋梁之材!熬白的是你们的头,欣慰的是你们的心!你们的伟大之处在于“一支小粉笔,桃李润芬芳”!在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你们为人师表,你们成风化人!
  “施教因材丹心一片培桃李,为师作表热血满腔育栋梁”!亲爱的老师们,这是对你们一生付出的最高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