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去年以来,王答乡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着力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王答力量”。
——多措并举补短板、增优势,一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用好用足财政奖补和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进“减玉米、增葡果、扩杂粮、强设施”战略。目前,北录树、黑城营鲜枣基地、北录树无公害枸杞采摘基地、汾鑫源香菇基地、田起生态农业、新奇特优葡萄采摘园等均初具规模且日趋完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二是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攻关,抓好良种选育。新建设施蔬菜47.9亩,其中温室24.92亩,大棚22.98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2000亩;玉米投保面积达21147.18亩,参保率100%,农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指导群众进行统防统治面积达3万亩以上;积极发展农机推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购买谷物收割机5台;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不断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标准化水平;探索农村发展新动能;常家庄村申报省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计划;全乡15个村均实现集体经济破零,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流转土地6000余亩,新发展专业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家,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坚持不懈重保护、促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是持续推进创城工作向纵深发展,全乡15个村粉刷宣传标语、悬挂横幅15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7800余份,广播宣传750余次,粉刷墙壁153400余平方米,喷绘文化墙2390余平方米,硬化道路30700余平方米,集中清理垃圾16400余吨,清理乱堆乱放8700余处、“小广告”1030余处,“九乱”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3个村庄、1177户“煤改电”供暖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涉及8个村、5744户的“煤改气”管线铺设工程正在进行收尾工作;严格执行环保政策法规,倒逼企业绿色发展,关停整顿企业17家,取缔“小散乱污”企业5家,对全乡7家驻王单位、35家企业燃煤锅炉进行清洁能源置换;秸秆全面禁烧、建筑扬尘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要求执行,王答乡境内环境明显好转。
——千方百计惠民生、促和谐,幸福指数持续提高。一是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全年救助农村低保对象281户、449人,低保资金全部按月足额发放到位;全乡69名五保户享受政府供养,16人享受大病救助政策;全面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奖励扶助政策,确认享受奖励扶助政策的独生子女户739户、1266人,国家级奖扶220人,失独伤残特别扶助5人,市两项3人,新增独生子女伤残1户。二是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对6户四类重点对象进行危房改造;落实饮水安全惠民工程政策,新增4眼机井、1座蓄水池、2台饮水安全惠民工程水处理机、更换吃水管网20700余米,解决群众吃水困难。三是安全生产形势向好。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累计检查企业87家次,发现一般隐患27处,已全部督促整改;狠抓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以“敢打必胜”的决心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加大宣传发动和线索摸排力度,营造风清气正、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开展违法用地清查工作,发现违法占地、建设行为4起,强制清理拆除违建4处,开展“大棚房”清理整治行动,规范城乡建设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