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停泊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源泉;家中,承载心里的所有爱;家中,饱含世间的万千情;家,是一份重担,更是一份责任!在我县徐沟镇北郜村,提起杨文花,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她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她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立行立德言传身教
杨文花与丈夫刚结婚时,丈夫一直在外跑运输,每逢春节才能休息,家庭重担自然全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伺候老人,照顾孩子,洗衣做饭,地里家里所有的活全靠她一个人承担,但杨文花从不叫苦叫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但在他们家,婆媳关系处得像母女一样亲近。杨文花自嫁给丈夫后,从没有同婆婆“红过一次脸”,老人体弱多病,她无微不至悉心照顾,时刻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一有时间就陪老人聊天解闷,尽力帮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添衣吃药时时提醒,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是她精心置办,家中的大事小情她从不让婆婆操心。婆婆逢人就夸她是个好媳妇,也是个好闺女。
宽容体谅是构建和谐家庭的润滑剂、调节剂,体贴关心是促使家庭和谐平衡的重要砝码。杨文花是丈夫的贤内助,为了减少丈夫的后顾之忧,她总是将家中所有的事情一力承担,有了小病小痛也舍不得休息,依然拖着疲惫的身子,坚持到地里干活。面对倔强不服输的她,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毅然打消了外出的念头,决定留在家里悉心的照顾她和家庭。丈夫疼她,她更体贴丈夫,共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的心贴得更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家庭生活。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杨文花有两个孩子,孩子们有时功课重作业多,大量作业需要在家完成,杨文花坚持每天晚上一边做手里的针线活,一边陪着孩子读书,按时和孩子们“做功课”。她经常对村里人说:“自己没有文化,吃了亏,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些书”。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十分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要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在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盲目攀比,要靠自己的辛勤与努力创造未来,不报侥幸心理,不贪不义之财。除了逢年过节给孩子们买些新衣裳,她一直亲手把大人穿过的衣服适当裁剪做给孩子穿,衣服虽旧,但很合体,孩子们也非常乐意。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孩子在生活中诚实守信、孝敬老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在学校积极进取。
互敬互爱友善邻里
生活中的杨文花,尊老爱幼,心态阳光。真心待人是她们全家的处事态度,夫妻俩与人为善、和睦相处。村上的妇女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杨文花总是力所能及地热心相帮。每每见到邻里有人出去没有把门锁上,杨文花就会主动在那里帮着照看;冬天下了雪,她就会立即带头扫雪,方便大家安全行走。前几年,村上推广种植全膜玉米,她积极响应村中号召,第一个带头种植,并说服周围邻里,一同响应。第二年,种植的玉米获得了丰收,全村群众的种植热情高涨。
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杨文花的家庭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每一个家庭成员挡风遮雨。和睦的家庭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快乐和前进的动力,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有和谐的力量支撑着,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杨文花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全家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礼貌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质朴之中蕴含感动,平凡之中方显伟大。生活在这样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里,杨文花说自己是幸运和幸福的。在她眼中,自己的家庭平凡普通,是全家人共同努力奋斗的信念让这个家庭绽放出动人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