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半个世纪如一日,50年潜心钻研书法,专工隶书、草书,硬是把自己练成了书法家!如今,他已经是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创作研究员。
社区书法大讲堂——精神家园
“当初,只是为了提升社区居民素养,于是,经过甄选,大家都推荐高卫民老师,高老师应邀讲学的地方很多,我们‘三顾茅庐’才把他请到了我们社区。到现在已经半年之久,他的书法课引起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有很多书法爱好者不嫌城东社区远,都是慕名而来求学的,人多得挤不下,我正想着再增加一个书法教室呢。”城东社区主任赵娟芬介绍道。
2018年6月,城东社区书法大讲堂正式开坛了,来自社区的二十多名书法爱好者齐聚一堂,这些学员都是60岁到来向高卫民学习书法。
“高卫民老师,是我见过教得最用心的一位!真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他百问不厌、悉心点拨,真的让人感到那句老话:‘师者父母心’!”杨胜香女士盛赞道,她是高卫民老师的高徒,隶书写得超级棒。
“我不是城东社区的人,我是慕名而来的,上了高老师的一堂课就被深深吸引,高老师无私奉献,教学有方,可以说,把这个大讲堂办成了我们离退休人员的‘精神家园’,成了我们师生书法交流的‘净土’,怡情养性的‘雅处’!“张艳青女士一番话,道出了在场学员的心声,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每次开课,高老师总是早早地来,因为学员书法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他需从入门开始,一笔一划地教,有的学员是初学,笔都不会握,高老师就手把手地教,为了让学员齐头并进,他鼓励学得好的学员“踏踏步”,稍作等待,进一步夯实基础,积极去帮助身边的学员,给这个书法大讲堂营造了一个和谐、向上、轻松、温馨的学习氛围,学员们只有努力去学就好了,丝毫没有“掉队”或“拖后腿”的压力,把一个枯燥的练字课堂,变成了一个“寐力”课堂,学员越来越多,习字的劲头越来越大。
“本来书法就是怡情养性的,只有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才能真正触动大家学习的信心,也只有把心静下来,不焦不躁,不愠不火,才能把字练好。学生学得带劲,老师就更教得起劲了!”高老师一字一顿地说。
他与书法巧结缘——情定管毫
高卫民20岁时,到了县乳品厂工作,他积极要求上进,领导让干什么,他就把什么工作干得漂漂亮亮的。于是,这个机灵而勤奋的小伙子被派去出墙报、办专栏、写标语,那时写标语不用毛笔,是用小油漆刷饱蘸墨汁,在已切割好的五颜六色的纸上写,即便如此,高卫民也写得工工整整。到了年底,大家纷纷找到厂里这个年轻的“文化人”,要求给大家写春联,面对大家高涨的热情,高卫民没办法,生平第一次提起了毛笔,用他写标语积累的一点点功夫,大胆地为大家写了好几天春联。这件事对高卫民触动很大,他觉得大伙是那么信任他、抬举他,甚至,厂里同事婚丧嫁娶,要么请他写对联,要么请他做个礼房先生,但他觉得自己的字写得“好差劲”,好对不起大家,于是,他横下一条心,决心好好练字,不能辜负大家的厚望,写出象样的字来!
初衷很美好,心愿很简单,但是,高卫民却一发不可收拾,这笔一提起来,就不再舍得放下,他深深地爱上了写毛笔字,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顾不上吃饭、顾不得睡觉,达到痴迷的境地!但是,没人指导、盲目地练,收获不大进步慢,他想去新华书店买书——请个专业“老师”回来,那时工资挣得少,却舍得拿出仅有的一点钱去购买各种书法书籍,他想让书籍给他指条路,不能漫无目的去折腾,否则,会走弯路,做了无用功。
于是,高卫民进入了更高要求的书法练习中,他原本文化程度不高,可为了写规范字、规范写字,他又买来《现代汉语小词典》,每天字斟句酌,翻着字典,认准了、读准了,就去一点一顿、一笔一划地练。为了有更多的“纸”练字,他开始用心收集报纸,或是印刷厂印坏的纸,在他那个小小的屋子里,四处摆满笔墨纸砚。字练多了,高卫民觉得这些字好神奇啊!一个字一个神态,一个字一个表情,有的仿佛在打拳,有的仿佛在回首,有的仿佛在耳语,有的仿佛在舒袖,他觉得每个字都是在和他交流呢!于是,高卫民深深地记住了这些字的神态,同时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字的间架结构。
如此用“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卫民进步神速——端庄厚重的楷书、朴茂苍劲的篆书、温和精美的小楷、出神入化的行草,篇篇灵动,字字洒脱,在详尽展示出中国文字发展史的同时,也展示出了中国汉字的神韵和风骨。他查字典认得了3000多个常用字,为了讲出每个字的出处、书法中所涉及的作品及其作者等内容,高卫民几乎每个字都带有标记和索引,无论谈及哪个字,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解释,了解该字背后的意义和故事。许多古诗和经典之作他不仅能背下来,更能流利地书写出来。那时他还很年轻,但是,对于厂里交付的工作,对于大家请他写对联的事,均已驾轻就熟。大家赞许的眼光,给了高卫民更多自信,他更勤奋了!练字,也成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半个世纪磨一剑——造诣精进
高卫民接近50年的勤学苦练,书法不炼个炉火纯青都难!于是,他参加了省市书法家协会组织的比赛,这一参加不要紧,如同杀出的一匹黑马,立刻引起省市书界的重视,他的书法频频获奖,2012年,他被吸纳为太原市书法家协会会年,2013年,被吸纳为山西省书法协会会员。于是,各种书法活动接踵而来,已退休的他开始外出,为的是开阔眼界,虚心求教。当然,各种邀请也随之而来,学校聘请他做书法校外辅导员,某企业邀请他做书法辅导员,某社区邀请他去讲课,老年大学请他做客座教授,省城永祚寺邀请他去泼墨挥毫……各种笔会活动和应筹越来越多,但是,无论怎样,他每天会坚持三小时练习书法,雷打不动。高老执着的艺术追求,深厚的艺术功力,为其继承书法艺术传统,不断增进艺术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高卫民参加了全国老年书协举办的书法大赛,选送的两幅作品,一下包揽了一等奖和二等奖,当年,他被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创作研究员,时隔不久,又晋升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的书法作品也在网上被人以高价购买和收藏。
现在,高老更多的把心放在城东社区这个书法大讲堂上了,他悉心点拔的学员个个勤勉,日日长进,让他深受鼓舞。在去年中国老年书画协会精品书法大赛中,他的得意弟子柳春云和杨胜香女士,一举摘得金奖,让高老倍感欣慰。柳春云是他在老年大学的学员,当初学习时,柳春云是从点横竖撇开始学的,如今,能获此殊荣,真的是对高老谆谆教诲的一种报偿。“书法艺术,作为中国四大国粹之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医学研究会把书法定为最好的养生之道,这且不论,只是,让更多的人接触书法、使用书法、享受书法,这才是当务之急。”高卫民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言语中流露出几分忧虑。“书法的文字写出来的不只是黑黑一片墨色的符号,也不是简简单单笔画的拼凑,而是一种付诸力量的情感流露,一种饱含温度的思绪表达。全世界的文字,只有中国的方块字才能写出书法,其艺术价值和功能价值只有同时发挥,才能做到字人合一,修身养性。”
高卫民的心愿,就是在他有生之年,多出精品、快出精品,百尺杆头更进一步!另一个心愿就是能带出更多的得意门生,在他能力范围内,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做贡献。在此,祝福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