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我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总体目标,从人才管理制度、培养机制、引进机制、评价激励机制、服务保障机制、组织领导6方面,于近日启动实施“清徐英才”聚集计划。
——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加强现有的人才政策统筹力度,整合梳理并积极落实人才流动、评价、激励等方面政策,推动人才发展与各领域改革相互配套;加强与市级层面的沟通对接,逐步形成市县两级人才政策合力;逐步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服务体系,落实好我市政府购买人才服务实施办法,针对我县实际,把政策用足用好;认真落实编制和人事管理模式改革,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取消机关事业单位“控编进人卡”和“进人计划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本土人才选拔培养计划,注重我县人才典型的选树,积极参与市级优秀人才的推荐工作;实施名师名医名家培育计划,以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为核心,办人民满意的清徐教育,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育计划,特别在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实施“清徐工匠”铸造计划,大力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发挥技艺传承、带徒传艺等方面的作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实施企业经管人才培育计划,加快本土企业单位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突出柔性引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引进机制,重点在社会事业、工业、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鼓励用人单位采用技术咨询、兼职服务、旅游服务、对口支援、技术入股等方式柔性引才;突出精准引才,按照“缺什么引什么”的定向引才思路,对急需引进的高精尖缺人才及团队,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方式引进。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探索多元化人才评价系统,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本土化人才激励制度,倡导建立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引导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建立服务保障机制。创新多元投入方式,适当增加资金规模,发挥人才专项资金等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与政府的人才奖励项目相配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人才优先,统筹各类人才专项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形成相互衔接配套的人才资金体系。当好人才服务管家,建立完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后备干部等人才资源数据库和人才需求清单,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管人才格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人才工作领导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完善联系服务制度,强化各级党政干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求贤若渴、拜人才为师的理念;强化考核宣传力度,加大对人才政策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类媒体宣传人才政策,提高政策影响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