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醋都*故事总第3346期 >2018-12-26编印

强村富民勤耕耘 美丽乡村领路人
——记孟封镇杨房村村委主任李刚虎
刊发日期:2018-12-26 阅读次数: 作者:李小霞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八零后,在他的身上具有鲜明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彰显个性的时代烙印。他是一个村民们交口称赞的好“当家人”,在他的带领下,昔日发展滞后的小村庄路宽了,灯亮了,天蓝了,水清了,村民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小日子。
  2014年,李刚虎在村换届选举中几乎全票通过,当选为杨房村村委主任。上任之初,为了尽快了解村情民意,他通过深入农户走访、同各层次人员座谈等途径,迅速摸清了村里亟待解决的村民吃水、街道硬化、改扩建村幼儿园等民生问题,并一一列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人们不怕火烧不起来,只是怕火烧得不够久……
  去过杨房村的人大多知道,虽说村子西邻汾河,可老井里的水却又苦又涩。李刚虎曾取样化验,结果显示水中含氟含砷过高,长期饮用的话必定有害人的身体健康。饮水安全是民之大事,为了解决群众的饮水难题,李刚虎开始四处奔波,哪里选址,哪里凿井,哪里排水,筹资金,搞设计,做工作。项目开工后,为确保施工不出问题,他就和工人同吃同住,有了矛盾他解决,有了纠纷他处理。夜以继日的辛劳,换来的是一眼崭新的500米深井,两座高耸的储水水塔,地下管网的更换,更让杨房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100%,从此村民们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旱时走马,涝时行船”,这是杨房人对过去村子逢雨必涝的一句戏言,为彻底解决村民们的内涝心结,李刚虎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2015年7月初,他请来了县水利局专家一同勘察村西的蓄水池,克服重重困难,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整修村西蓄水池、防渗渠,并重修和硬化了村内地势最低的育才路,解决了杨房村20多年的内涝问题。
  村里的幼儿园原来很是简陋,一排五间平房的小院用残破不堪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两名教职工,四十多个孩子。上课之余,门前那一人多高的黑煤堆成了孩子们唯一的乐土。“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李刚虎决定将村中的幼儿园进行改扩建,最初,有些群众不是很理解,李刚虎便亲自带着村干部们每家每户做工作,2015年,幼儿园改扩建工作在他和村委干部的努力下得以顺利开展。修葺一新的二层教学楼,窗明几净的各类活动教室,全新的塑胶操场,20余人的教师团队,260多名幼儿······现如今的杨房幼儿园,已化身太原市星级幼儿园,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托起了村里孩子们彩色的梦想,更承载了杨房人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不论打井修路,还是扶贫办事,没有资金的支撑,万事举步维艰。在任职的这几年里,李刚虎深深体会到了缺钱短粮的无奈。虽说困难重重,但他丝毫没被困境吓倒,并想方设法为集体经济创收。2016年3月,村委会收回了已经倒闭的原村办企业钢模板厂,改建成立清徐县中正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并鼓励村民积极入股,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没有资金,李刚虎发动家人先行垫付;没有技术,他带头到各地悉心取经;没有销路,他积极开辟销售渠道,与一批外地、本地客商建立合作关系。钢板厂改建后的第一年,就为集体创收20余万元。近年来,为顺应时代发展、响应环境保护政策,厂子又开始积极寻求转型……
  从2014年到2018年,暑往寒来、四季更替。在担任杨房村村委主任的4年间,杨房村点点滴滴的改变都凝聚着李刚虎的心血,他的作为大家也都看在眼里。4年,新修道路7条,安装太阳能路灯310杆;
  4年,修缮商铺房顶3600余平米、立面改造4000余平米;
  4年,新修防渗渠道6500米、蓄水池7800方;
  4年,更换全村饮水管道,铺设管道28000米。
  4年里,像这样大大小小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也正是在他这样一个敢于担当一心为民的“领头雁”带领下,杨房村连续两年被评选为“美丽乡村”,下一步他们正朝着建设醋都小镇的宏伟蓝图,申报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愿景目标继续努力······未来的蓝图,更为可期。李刚虎说,将来的杨房村一定会发展成为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高度融合的现代农村,到那时,一幅村民安居乐业、村庄环境优美的幸福乡村画卷一定会徐徐展开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