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是清徐经济开发区夯基立柱之年,也是全面开启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开发区按照全县“一体两翼”的经济发展布局,创新举措,攻坚克难,全力推动改革创新发展。
——以三化三制为“指挥棒”,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任期制、聘任制、绩效薪酬制”落地见效为重点,研究制定了《山西清徐经济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实施方案》。同时,制定出台开发区对外交流学习方案、市场化运营方案和专业化管理方案,积极对接远东国际、中联创投等社会资本参与园内开发建设,对标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持续不断向国际化标准迈进。
——以扩区审批为“先手棋”,科学编制园区规划体系。扩区是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要素条件和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全市千亿级企业集群之一、重点项目清徐精细化工产业园建设的现实需要。开发区拟由原来的14.1平方公里扩展到40.16平方公里。同时,坚持规划引领,引入同济大学规划团队开展战略合作,高起点编制开发区战略规划、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以软硬环境为“着力点”,全面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等“硬平台”建设的同时,努力打造简洁高效的审批环境。一方面坚持基础先行,今年总投资14.6亿元,分步实施307国道城市化改造、西关大街南延、开南路等路网改造建设,同步分阶段推进水、电、气、暖等要素综合配套。另一方面,以“企业至上、服务优先”为原则,围绕“企业只跑一次”的目标,积极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领办”,并制定《山西清徐经济开发区企业投资项目推进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工作方案》。
——以双招双引为“驱动力”,不断注入发展强大动能。开发区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一号工程”,创优招商引资方法,创新人才引进路径;加大招商宣传力度,推进开发区招商信息网和微信平台建设,明确招商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制作“招商地图”,围绕“精细化工”产业链条针对性开展模块化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区企联合招商和专业化招商。今年以来,共洽谈项目40个,签订投资意向4个,签约投资额59.32亿元。
——以转型升级为“牛鼻子”,有效带动绿色循环发展。以推进“清徐精细化工产业园”(总投资400亿元、年产1500万吨、年产值600亿元)为契机,整合我县原有三大煤焦化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以国际一流的技术和标准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以阳煤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为依托,针对性进行“补链、扩链、强链”,进一步构建完善煤化工产业链条。
——以“三基建设”为“方向盘”,切实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开发区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建立健全开发区党工委、党支部、党员大会等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学习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和讲话精神专题讲座,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持续纠正“四风”问题,增强执行力,积极主动为企业项目搞好服务,解决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