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我县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使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底色。
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设施创森工程、白石河城郊森林公园、生态廊道工程和村庄及校园绿化工程,铁腕开展散煤和“散乱污”企业治理,设立“禁煤区”,实施“煤改气”、“煤改电”。
稳步推动农村垃圾治理PPP项目建设、清扫保洁市场化运行和垃圾收运体系落地见效,集中实施环境卫生大整治工程,重点清理村庄公共场所、沟渠池塘、树林、空地及屋边、路边、田边的生活垃圾,对柴草堆土堆、粪堆进行清理规整,试点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定点收集、定时清运。
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摸底和规范整治专项行动以及清河行动,完成汾河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蓄水工程、城吴柳退水渠县城尾段治理工程和57个平川村健康水站建设,积极推进汾河湿地项目和四湖连通工程。
全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实现类污无害化处理,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整合“一事一议”奖补资金10915万元,集中打造马家庄、北宜武等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推动“131工程”(即建设10个示范村,30个重点村,100个特色村)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