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休年假,仲夏时节,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文友一道踏上了去青海湖一游的征程。
仲夏的青海湖真是好美!水是那么湛蓝而又清纯,看不见一点儿污染。站在湖边,极目远眺,宽阔的湖面好像与祁连山雪无缝对接,而雪山又和蓝天、白云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整体。这里可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不知转入此中来。”
听说青海湖的水是咸的,我特意到湖边吮了一口,果然微咸。湖边一群群的湟鱼游来游去,显得悠闲自在,因为没有人去捕捞,看来这里的生态保护措施蛮好,青海有条河流,名曰湟水,湟鱼因而得名。
青海湖还有一处旅游景点,叫金银滩。左边一大片盛开着黄色的小花,而右边的草原上却是白色的小花。这些小花没什么名字,却是草原的精灵,点亮了草原的美丽。
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的是,青海湖畔还有不少美丽的传说,相传一千多年前,大唐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曾经途经青海湖。导游指着一栋藏式建筑风格的房子说,这就是当年文成公主下榻的地方。文成公主不仅天姿国色,而且很有才干,她把汉人的耕作经验和编织方法带入藏族,沿途广为传播,促进了当地的开化与发展,因此藏人对文成公主非常尊崇,在青海湖畔立像纪念。
为什么藏族漂亮姑娘多,据说也与文成公主有关。她离开京城时,带了很多宫女,在翻越雪山草地过程中,有些宫女身体吃不消,只好就地留下,与当地健壮的藏族小伙子结婚生子,因此,他们的后代就又靓又帅了。
《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民歌,国人耳熟能详。都知道是情歌王子王洛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青海生活时创作的,以前我以为,王洛宾创作了那么多情歌,肯定蛮风流的,其实不然,当地人告诉我,青年时代的情歌王子挺腼腆的。
一次,北京新闻电影制片厂在青海湖拍一部有关藏族民歌的专题片,导演安排王洛宾与牧羊姑娘同乘一匹马,坐在后面的王洛宾不好意思靠少女太近,刻意保持距离。谁知,这位藏族姑娘倒是活泼开朗,她见王洛宾害羞的样子,就一甩鞭子,骏马腾地奔跑起来,于是,失去平衡的王洛宾不由自主地抱住藏族姑娘,姑娘咯咯地笑了起来。王洛宾又悄悄地松开了手,过了一阵子,姑娘为了逗他,又甩了一鞭子,王洛宾又紧紧抱住了她。
于是,王洛宾细心观察藏族姑娘的牧羊生活,从而突发灵感,创作了那首不朽经典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七月的青海湖水草丰满,风光最美,我想,王洛宾或许就是在七月创作成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