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推动我县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全面提升,为太原市实现2020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我县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文明创建工作要求,在创城工作全面铺开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居民文明素质、县城公共设施、县城建设管理、公共环境秩序、窗口单位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抓好整改提升,对城市“九乱”现象展开专项整治。
——大力整治农村环境乱象。整治内容包括:环境卫生脏乱差、垃圾清运不及时;道路坑洼不平、有积水;厕所污水横流,改厕不到位;河道垃圾清理不及时;文体广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匮乏;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村民议事会、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评选、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涉及移风易俗方面的活动不到位;公益宣传不到位,创建活动缺乏动力等。
——大力整治集贸市场乱象。整治内容包括:宣传氛围不浓厚、不达标,行业规范没有上墙;出入不畅,市场秩序混乱;乱设摊位,垃圾遍地,地面有积水,环境卫生差;墙体、窗户玻璃有灰尘,无禁烟标识,消防设施过期,消防通道不畅,功能分区不合理,活禽、水产混杂;不亮证经营,有过期、伪劣食品;投诉机制不健全等。
——大力整治背街小巷环境乱象。整治内容包括:背街小巷无名称、无标识、不规范,路面破损、坑洼不平、有积水,垃圾桶破损,路灯不亮,绿化管养不及时;沿街建筑外墙破损,户外广告不规范,环境卫生脏、乱、有痰迹,垃圾没有分类、清运不及时,杂物乱堆放,车辆乱停乱放,绿化池中有杂草、纸屑、烟头、塑料袋等杂物,有乱张贴涂写小广告现象;创城公益广告数量少、不达标等。
——大力整治占道经营乱象。整治内容包括:游商小贩随街乱窜;主要交通路口摆摊设点;集贸市场占道经营现象突出;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商铺“伸舌头”经营;景点景区摆摊设点;城乡结合部沿街摆摊烧烤等。
——大力整治交通违规乱象。整治内容包括:主次干道交通设施不健全,设计不合理,图标不规范;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跨越护栏,过马路与机动车互不相让;非机动车和公交自行车不按信号灯、不按道行驶,随意停放;机动车便道乱停放,开车接打手机、车窗抛物,过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不按指示牌行驶,酒后驾车,强行超车,僵尸车占道;出租车拒载、行车不系安全带、打手机、吃食物、穿着不雅、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主动出示发票等。
——大力整治违法小广告张贴乱象。整治内容包括:全县范围内的道路两侧墙面,道路路面、社区楼道、建筑物、构筑物、桥梁、涵洞、垃圾箱、光缆交接箱、公交站亭、市政设施、城市雕塑等公共设施上非法涂写、刻画、张贴各类非法小广告的行为等。
——大力整治“五小”门店乱象。整治内容包括:不亮证经营、不明码标价,从业人员不持健康证上岗,公共用品消毒制度不落实,消防设施更新不及时,食品摆放不符合卫生标准;室内环境脏乱差、禁烟区有吸烟现象;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等。
——大力整治窗口单位服务乱象。整治内容包括:公益宣传氛围不浓厚、不达标,行业规范没有在显著位置展示;环境卫生不整洁,有痰迹、烟蒂,厕所保洁不及时、有异味;车辆乱停放,管理不规范,消防通道不畅通,垃圾没有分类存放,垃圾桶不洁净,禁烟区有吸烟现象;消防设施不及时更新,无障碍设施不健全、标识不清楚;工作态度冷漠,办事流程不规范,工作时间串岗、聊天、打游戏、不在岗,服务时不使用文明用语,投诉机制不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建设不健全、不达标等。
——大力整治老旧小区环境乱象。整治内容包括:小区入口公益广告宣传氛围不浓、不达标,消防设施不健全;小区道路坑洼不平,有痰迹,消防通道不畅;小区环境脏乱差,垃圾桶无盖,外表脏,有异味,垃圾没有分类且清运不及时,公共绿地、花草树木有损缺,车辆乱停放;墙体有斑驳、脱落,各类违章建筑物、构筑物侵占绿地、道路;宿舍区楼道灯光不亮,走廊窗口破损,屋檐、台阶、楼梯扶手有破损,窗户玻璃不明亮,拐角有蜘蛛网,楼道乱堆杂物,各类小广告随意张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