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葡乡特色路 名产文化喜联姻
——大北村食清生态园举办葡萄文化采摘节










6月26日上午,本报采编人员受邀前往食清生态园葡萄文化采摘节现场采风,恰逢大北村赶集,进入生态园,新鲜的葡果和瓜菜纷纷抖擞精神,向众人展现自己最亮眼的一面;纷至沓来的游客采摘着美味的果实,享受着收获的喜悦;生态园主人还特意邀请文人墨客在现场挥毫泼墨,促进葡萄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位于大北村的食清生态园,被人称作县城“后花园”“小菜篮”、“葡果园”。花甲之年的啜石清是食清生态农艺园、食清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其生态园之所以取名“食清”,就是以老啜自己名字的谐音自勉,寓意从这里长出来的食品,都是清净清新的绿色食品。
参加大北村食清葡萄采摘文化节抒怀
高中昌 李永红
棚内葡萄五月鲜,满园瓜菜半池莲。
随鱼觅彩闲挪步,扑蝶拈香笑比肩。
即兴歌声心底出,催情墨韵案头联。
石清遥领合心社,敬业崇文同梦圆。
题食清生态园二首
张太义
一
一架金瓜坠枝蔓,几丛黄蕊惹蝶翩。
瓜甜菜鲜葡萄紫,喜望食清硕果园。
二
食清园里笑语欢,饭菜飘香紫葡甜。
客主和颜情难却,盏杯交错意犹酣。
长相思-食清游
姚敏星
绿草茵,繁花锦,碧叶丛中万点红。飘香诉果硕。
乐悠悠,笑呵呵,喜上眉头把酒歌。来年候友客。
我们相聚在葡萄架下
赵君芳
6月26日上午,阳光灿烂,我和同事们一起结伴来到了大北村,参加“食清生态园葡萄文化采摘节”。
食清生态园是由清徐县食清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的庄园式企业。该社自创办以来,不懈地致力于现代农业建设,现已建成高效日光节能温室3215间,大棚150亩,硬化停车场1500平米。生态园坚持走蔬菜生产、葡果种植、观光旅游、农家乐园、采摘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道路,其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健康为目标,以无公害生产方式为手段,以多品种稀特菜果为主的生产模式,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走进食清生态园,微风拂过,绿叶轻舞,这满园的绿意就像是酷暑夏日的天然清凉剂。深吸一口空气,顿感全身舒畅。特别是那一片片绿叶后,一串串饱满的葡萄、可爱圆润的南瓜、青翠鲜嫩的苦瓜等等果蔬,令游客不禁拿起手机,为它们定格瞬间。大家品尝着,笑着,聊着,蝴蝶在飞舞,蜂儿在忙碌,整个园子热闹极了。
葡萄文化采摘节,主角当然是葡萄了。来到培育早黑宝的大棚中,迎接我们的是一排排有序整列的葡萄树。串串葡萄有的悬挂枝头晒太阳,有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羞涩的好像淑女;有的似乎因为太胖了,躺在枝上,盖着叶子,在静静地睡眠着,可爱极了。主人介绍,这里的葡萄6月份已经上市,这些早黑宝已经迎了一批又一批的“食客”了。
园子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文人墨士品尝葡萄的同时,即兴挥毫泼墨,写下了“葡香万里”、“鸟语花香”等佳作,号称“葡萄王子”的王画师画笔下的葡萄更是栩栩如生。活动渐入高潮,大家汇聚于农家乐客厅,满厅的红灯笼喜气洋洋。大家围坐,一起品着葡萄,吃着家常菜,萨克斯的旋律萦绕其间,动听的歌声回荡于整个园中。
大家因葡萄而相聚、相识,这条缘分之线早已系于心间,在挥手告别之时,新朋旧友依依不舍。
葡果飘香的食清农艺园
许玲
我们常常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忙碌而焦头烂额,有多少人渴望闲暇、渴望简单、渴望淳朴,如何让脚步慢下来、享受静静思考的宁静,也成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追求。在清徐县大北村就有这样一个地方,鸟语花香、民风淳朴、瓜果飘香,置身其中会忘记一切烦忧,只想呆在那里,静静感受、慢慢体味,它就是食清农艺生态园。占地二十亩、有十余个大棚的生态园,里面种有蔬菜、当季水果等,在这里可以自己提个篮子、拿把剪刀,挑选中意的瓜果、蔬菜尽享农田之乐。最近几天,早黑宝已成熟,穗大粒大、浓香味甜,吸引了远近不少游客驻足。
啜石清是食清生态农艺园的创办人,为人淳朴、热情,多年来心中一直有个“农家乐”的梦想,为了经营好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他不辞艰辛地学习、试验、劳作,6月26日,正值农艺园葡萄文化采摘节,不少文人墨客前来助兴,有人题字、有人作画,无比惬意。老啜说,来他这里的人,吃腻了大鱼大肉,崇尚食物本身的味道,倾向于绿色、天然食材,从田间地头采摘的豆角、茄子、西红柿都是大家口中的佳肴。而他种植的早黑宝葡萄,早已销售几千斤,这其中有不少老顾客,吃过一次就恋上了它的味道,不到成熟季已经有人预定,老啜说他会一直坚持初心,在葡萄品种、口感上下功夫,不欺瞒游客,将食清农艺园的名号打出去,让更多的人在这里享受宁静生活、感受田园风情。
摄影:秦华 郭星宇 白俊英 李丽琴 姚敏星 赵君芳 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