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校园*生活总第3272期 >2018-06-25编印

喜见今日读书郎
刊发日期:2018-06-25 阅读次数: 作者:张俊萍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周末有个雷打不动的传统项目——去图书馆。身临其境,朝圣的气场会给人别样的感觉、心灵的悸动。
  今天早去了半小时,欣赏着坐落在迎春花、杏花簇拥环绕之中的图书馆,春意盎然、仪态万方。门口几个小孩叽叽喳喳笑语连天,好似屋檐下栖落的几只小鸟,翘首期盼母亲觅食归来。几只蜜蜂在花丛中时而埋头忙碌,时而振翅欲飞,时而盘旋低徊……不禁想到鲁迅《给颜黎民的信》中谈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时至今日,图书出版、网购、快递发达而便捷。但在十几年前,我生活在某乡镇一个小小村落,地理位置偏远,连买罐好点的奶粉还得去镇上、去县城,比物质生活更为苦恼的,是精神文化生活的枯燥:从孩子呱呱落地,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学步,应该给予下一代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一直深深困扰着我,也一直引发我的思考。漫步街头,有些书店里的书板着个高冷的脸,不菲的定价也似乎拒人千里之外。赶集的时候销售的一些书呢,萝卜快了不洗泥,似乎不能称之为书……“来啦来啦!”有认识的人低声欢呼,打断了自己的回忆。
  图书馆管理员停好自行车,微微喘着气——每日这一路上坡,很费一些气力的。久候多时的一帮大人小孩众星捧月般紧随其后,亦步亦趋。
  上楼了。众人一拥而进,又若有所悟,不好意思地慢下脚步,调匀呼吸,压低嗓子,冲进书架开始寻宝。
  我还了书,在第一排书架前面来来回回踱了几趟,回头又看到了那一对熟悉的母女。
  母亲四十岁左右模样,马尾辫,面色黧黑,胼手胝足。铅灰色套头衫,黑底小碎花裤子,黑色皮鞋,应该是一位农家主妇吧。女儿尚小,六七岁模样,身形、脸型跟她妈妈一个模子里脱出来似的,马尾辫,卡通图案套头衫,黑底小碎花裤子,黑色皮鞋。看来,母亲真的可以决定孩子审美品位、饮食习惯什么的,据说女儿长大了包的饺子和妈妈包的也一模一样呢,怪不得有本家庭教育畅销书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呢。
  小女孩与妈妈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一双小眼睛亮亮的,如暗夜流星坠入眼眸。一进门就迈动小脚丫,辫子一甩一甩、身子一扭一扭来到书架前,仰起脖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瞅啊瞅啊,忽然眼前一亮,踮起脚尖抽出一册绘本来——又是一册……不一会儿就抱了三四本,迈动小脚丫,辫子一甩一甩、身子一扭一扭回到座位上,分给端坐等候的妈妈,母女俩开始静静地读书。偶尔有不认识的字、看不懂的地方,女孩歪过小脑瓜轻轻地问一旁的妈妈,妈妈微微笑着,耐心地讲解,尽管普通话蹩脚、别扭,但声音里充满了感情,认真得让人感动。
  那一瞬间,我竟有些嫉妒那个小女孩——自己上班以后,在太原市参加“三晋之春”教学观摩活动,邂逅窦桂梅大师,才第一次接触绘本。当时窦桂梅做讲座,有意无意地问了句:“你们谁读过《猜猜我有多爱你》?”偌大的会场鸦雀无声、气氛尴尬。回家之后,网购绘本恶补狂读一番,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说实话,活这么大,真没见过这么好的书!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绘本放在我的眼前,颜色鲜艳而不刺眼,人物天真而不幼稚,故事浅显而不浅薄,自然而然地教会了孩子吃喝拉撒、待人接物的生活大事,一支拙笔难以道尽万种风情!
  没想到今天,貌不惊人的一位家庭妇女让这么小的孩子就尝到了山珍海味!而且动作娴熟、眼光锐利,基本非绘本不拿,看来已经坚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母亲稳稳地坐着静静地读,是在做榜样,也是在享受绘本的乐趣,更是在从小放养女儿——一个好的牧羊人会为牛羊找到肥美的水草,换句话说,鱼儿养在海里,想小都难呢!
  夕阳西下,余晖破窗而入,投射在亲子共读的母女俩身上,鬓角眉梢闪着圣洁的光辉,眼中的白山黑水似有着穿越岁月的恬静平和,恰似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充满了爱与美好、圣洁和庄严。博尔赫斯曾说过: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那么,如果有圣母,圣母的样子应该是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妈妈!
  幸福的孩子啊,当你长大了,当你母亲老了,当你走遍天涯海角,历经坎坷沧桑,仍可以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告——
  在我小的时候、在家乡清徐,曾经在圣殿般的图书馆里,和妈妈一起见证过岁月静好、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