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文苑*副刊总第3241期 >2018-04-04编印

怀念我们的父亲
刊发日期:2018-04-04 阅读次数: 作者:刘鱼珍刘春艳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我们的父亲刘狗小于1934年9月16日出生在西关村的一个贫困农家,因病于2007年与世长辞,离开我们已经11年了。回想父亲的一生,虽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他爱岗敬业,以朴实的作为尽到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村干部、一个为人父亲的责任。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
  父亲年青时曾担任过青年队队长,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过西关村党支部书记、大队长等职。在20多年的工作中,他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西关村早期的农、工、副业发展,以及村里经济的壮大,付出了超常的智慧和艰辛的汗水。虽已时过境迁多年,但西关村民有口皆碑,每每道来,无不感赞。
  心底无私天地宽务实为民办农业
  上世纪六十年代,针对西关人多地少状况,任书记的父亲带领西关村民,在白石河南岸西关村区域荒河滩上,打坝淤地(利用白石河黏土),栽植苹果、葡萄等,使昔日的一百多亩荒河滩变成果实累累、葡萄满架、玫瑰飘香的果园。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为集体、村民增加了收入。为提高粮、菜、果产量,在全村新凿十多眼深机井,有了充足的水源,使西关蔬菜产量逐年增长,远供到太原尖草坪等菜站,为太原市蔬菜供应做出了贡献。
  在抓蔬菜、葡果的同时,父亲审时度势,充分利用荒滩盐碱地,栽种水稻。因缺乏水源,他带领村民在果园等处打了深机井,并在白石河上架设渡漕,防渗渠,将水送至当时的林业队(现“三国城”),保证了水稻的生产。在季节性插秧栽稻时,为体现大办农业,全民总动员,人人参与,连身体残疾的村保健站人员,不能拔、插秧苗,也在地头扎秧苗把,干力所能及的活儿。
  时时世世为民想新办村企事业旺
  为增加村民收入,他既抓农业,又抓副业,大力新办企业。上世纪七十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极左路线盛行时期,大胆创办西关地毯厂、腐植酸厂、汽车运输队等多种副业,运输队方便了运输客户,增加了收入。有一年白菜遭冻灾,减产减收,父亲带领汽车队,昼夜奋战跑运输,将挣来的钱给当时各生产队下发,参加社员收益分配,实实在在地以工补农。为方便维修汽车、农机具,组建了修配厂,并经营汽车配件,在县城知名度很高。
  为发展牧副业,开设粉坊,加工粉条,粉汁、粉糟可喂猪,发展养猪,提供农家肥,一举两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机动车运输不发达,开设了车马旅店。既方便于顾客,又增加了集体收入。建办米面磨坊加工厂,满足村民和县城周围居民加工,兑换米、面的需求,为村民和广大居民提供了方便。
  父亲和村两委(支委、村委)一班人还组建建筑副业队,增加村集体和社员的收入,业务做到了太原大井峪等地。
  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舒舒服服要垮台。这是父亲抓全村工作,特别是工副业经营管理制度的概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效益极佳,成绩显著,曾多次荣获县、市乃至省先进单位荣誉。
  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很重视村里文教与村民的文化事业。为解决当时村学校几处分散教学点的情况,集中财力,在城壕街新建了西关学校,改善了学校环境;为提高学校师资教学质量,他组织村两委成员等,旁听教师讲课;为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组织选拔本村文艺爱好者和插队知识青年,由支部宣传委员组建起业余文艺宣传队,为村民自编自演精采节目,还外出演出,并参加县、市汇演,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廉洁奉公一生清白认真做事
  父亲担任村支书、主任等职二十多年里,西关村风清气正。他工作不徇私情,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口碑,有次他发现一任生产队长的亲戚,在蔬菜定植大忙季节,修建房屋时,他及时出面,让建房立即停工。父亲的工作方法,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开会时广开言路,用人方面,任人为贤,生产队长、企业负责人的人选,必须用能以身作则的人担任。经过“四清”(即社会主义教育)和“一打三反”运动,父亲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领导与广大村民的信任。记得“四清”运动后期,“一打三反”结束,根据广大村民的要求呼声,驻村工作队动员父亲继续担任村支书,为西关再做贡献。当时,人们说起六合村的支书王虎儿、西关的刘狗小,都称赞是无私奉献,发展集体经济,为民谋福的创业者、领路人。
  父亲为发展壮大西关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他自己身体力行工作十多年,为集体操劳,取得成就,有目共睹。因患疾病后,于1979年辞职,但仍关心西关村集体事业,如经常关注村里的生产经营情况……身体下肢残疾,还坚持参加党组织活动。广大村民说老支书刘狗小如果不是身体不做主,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富民政策的指引下,肯定还会干得更好。
  养儿育女言传身教精心呵护
  父亲和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子女六人,由于家底薄,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灾荒不断,很长时间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件衣服轮着穿。尽管如此,父母为了儿女啥都舍得,再苦再累也不嫌,他和母亲就是省吃俭用,也不让我们儿女饿着、冻着;对于子女的教育,他总是讲“做事先做人”,如果哪个孩子和别人发生了不愉快,他首先教育的是自己的孩子,看是不是咱自己不对,是不是可以容让别人。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几个孩子都继承了父亲善良、正直、勤劳、自强、奋发的品性,继承了父亲的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工作的良好品德,没有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
  人常说父亲是座山,您在我们心中是一座蕴含保障的大山!您的音容笑貌永驻,您的平凡又闪光的一生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