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新闻总第3194期 >2017-12-08编印

莫把学生“拒之门外”
刊发日期:2017-12-08 阅读次数: 作者:琼玉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早、午两个上学节点,经常会看到许多学校门口人山人海,大批学生被滞留在校门外不准入内。问保安,保安说:“这是学校的规定,不到点,不让学生进校园。”一个学校负责人笑着解释道:“还不到上课时间,老师们还未到校,如果学生发生打架斗殴或其他意外事件,在校门外,就是家长的监护责任;如果发生在校门内,就是学校的责任。”
  经他们一说,才知道原来门里门外的“责任”如此分明!学校把学生们拒之门外,是一种责任推卸呢,还是敷衍塞责呢?如果学生在校门外打架斗殴或发生其他意外,是否就真的与学校无关了呢?首先学生已经在校门口,算不算已经到校了呢?其次,学校口口声声说“一切为了孩子”,却在“门内门外”计较着自己应该规避的风险、逃避着自己应负的责任,如此表里不一,也不该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学校应有的作为!
  笔者就此问题专门咨询了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专家的意见是:家长送孩子上学,也就是止于校门口。校门口是一个交接处,属于学校监管范围之内的区域。如在校门口发生各种斗殴事件和意外事故,校方依旧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校园,是孩子学习成长和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孩子学知识、学文化的另一个“家”。这种“拒之门外”是否显得太缺乏人情味了呢?且不说寒暑两季让孩子挨冻受热,让家长们心疼,那黑压压一片站在校门口,既浪费了大把光阴,也带来了不安全隐患。
  因此,笔者认为,还是不要把学生“拒之门外”!让孩子们有序入校,在教室里安心学习,也希望此事能够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