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一个周日的下午,我要乘开往固驿的公交车转乘302路或848路市内公交去晋祠。途中见一老人走着走着向后倒退了两步,又左右摇晃着蹲下了,我紧走几步,急忙去扶他。还不等我扶到他时,他已坐在了地上。我一手扶住他的腰,一手握住他的手腕去触摸他的脉搏,感到脉还在跳,我才放下心来。老人说:“没事,老毛病,歇一歇就好了。”真是有惊无险啊。等他缓过劲儿站起来后,我急急忙忙地向站牌走去。
这时,一辆公交开了过来,我赶紧跑过去。公交师傅肯定是看到我在跑着赶车,他开着后门等了会儿,见我上了车才关门开车。我感谢这位师傅,他等了我十几秒钟,省却了我等下一趟车几十分钟的时间。公交车上已座无虚席。中老年人在聊天,年轻的“低头族”在玩手机。然而,竟有一位戴眼镜的小青年捧着一本书,认真地阅读。他注意到我了,起身给我让座,我谢绝道:“站着看书对眼睛更不好,你还是坐着吧。”他执意要让座,并说:“敬老是中华美德,您怕我站着看书不好,是对年轻人的爱护。我还是回校学习吧。”他如此懂事理,我便不再谦让了。车到“清中站”,这位同学与他的伙伴们就下车了。我看着他们迎着夕阳远去的背影,思忖着,他们将告别今天,迎来的一定是更加辉煌的明天!
在“固译站”已经有不少人在等车。不一会公交车到了,人们有序地上车就坐。本该开车了,司机却在这时下车了。我好奇地观看,见这位师傅在车旁扶着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上了车,并安顿老人入座。之后他才坐到驾驶位,发动了公交车。原来这位老人的眼睛不好,是去姚村眼科门诊治病的。车还不到“姚村站”就停下了,这位师傅开了前门,下车后从前门上车,又把那位有眼病的老人搀扶着下了车。这位热情助残的师傅真好。
在“姚村站”上来一对母女。虽在天气仍然炎热的初秋,却穿着长裤短衫,不像现代时髦女子那样“裸露”,很“守旧”。小女孩大约三四岁,穿着华丽,很可爱。小女孩要吃点心,年轻的妈妈先取了片湿纸巾,让女儿擦手。小女孩要把用过的纸巾扔到车窗外时,母亲急忙接了过来,放到了手提包内的塑料袋中,并说:“你忘了?应该怎样处理果皮、纸巾这样的垃圾?”小女孩羞涩地低下了头,又伸出食指在红润润的小脸蛋上轻轻地向下划了两下。小女孩很简单的“手语”,使我想起了一则“知羞而休”的广告。母女俩简朴的语言,有趣的动作,犹如一出独幕喜剧,让人愉悦,给人能量。我情不自禁地向小女孩竖起了大拇指,为她们点赞。
一路的所见所闻虽己消逝,但暖意融融的场景,却不时呈现在眼前,让我难以忘怀。事情虽小,却如水滴一样,能折射出阳光的能量。水滴汇入大海,能卷起惊涛骇浪;这些小事聚积起来,能成为排山倒海的力量,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