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文化*生活总第3178期 >2017-11-01编印

郭志发大夫和他的手抄本
刊发日期:2017-11-01 阅读次数: 作者:柳春云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当我看到“一人一个小故事”的征稿消息,眼前立即浮现出了郭志发大夫和他的手抄本的故事。
  记的去年夏秋之交,我们几个师范班的同学相约到郭大夫家玩,正好赶上了清徐县佳宇印刷厂的杨女士给郭大夫送来了十七本装订好的《金瓶梅》。翻开一看,七十多万字,毛笔小楷,隶张迁碑体,一格一字,通篇方笔,方整劲挺,棱角分明。我们几个都看的惊呆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么多,怎么写的?郭大夫的爱人我们的同学杜丽萍娓娓道出了郭大夫和他书写《金瓶梅》的故事。
  郭大夫是清徐县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从小就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诗词书法。2007年我县成立了老年书画协会,为广大的中老年书法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郭大夫除积极参加协会的活动外,还抽时间到县书法名家王泽老师家请教,也就是那时他找到了一套隶体印刷繁体字板本的《金瓶梅》。为练书法,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抄写《金瓶梅》的工程。这一写,历时八个寒暑,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七十多万字终于书写完成,装订成册。我们被郭大夫的精神深深感动。郭大夫也为我们讲述了他抄写的初衷,“练书法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想给娃娃们做一个样子,让他们知道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这样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这不柜子里还放着郭大夫2012年“全国书画500强”作品大赛中获“百佳人物”的荣誉证书,以及被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会聘为常务理事的聘书,还有已书写完成未装订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50年代儿童读本)约4万余字,现在退休在家的他又开始用张迁碑体中楷书写《三国演义》。
  郭大夫,为你点赞!你不仅用你的言行为孩子们做榜样,你也是我们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榜样,你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践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