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要求,把“三基建设”摆在战略和全局位置,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县委常会议专题研究“三基建设”,制定了《关于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加强“三基建设”的实施意见》,把“三基建设”25大类、100项任务实行台账管理,明确目标任务、时限要求、责任单位,建立跟踪督促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多次召开“三基建设”推进会,听取相关单位专项汇报,研究解决办法,提出改进意见。目前,今年应完成的41项任务已完成12项,其余的正在抓紧落实;今年年底前应铺开的10项已全面展开。
抓基层固基础,强支部严制度
落实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五基十有”(基本组织健全、基本队伍坚强、基本活动正常、基本制度完善、基本保障有力;有房子、有牌子、有党旗、有桌凳、有版面、有制度、有记录、有经费、有档案、有图书)要求,开展标准化建设,坚持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的意见》,把“两学一做”纳入“三会一课”主要内容,同步建立党支部“三会一课”计划报备制度、党(工)委定期调阅制度、奖惩制度等。开展社会组织组建党组织攻坚行动,全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均达80%以上。出台了《关于“大力抓基层、工作到支部”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十项措施意见》,重新编印了支部活动档案、会议记录本。组织编印了2000余册《基层党支部书记应知应会手册》,发放到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书记手中。为基层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离退休党员购买发放《党员手册》3000册,在清徐党建微信平台推送了百名支部书记领学晒学微视频,推动学习常态化、制度化。
突出规范引领,注重工作实效
坚持把推进“三基建设”作为强基固本之举,以“一带三创”为引领,在全县开展“基层组织规范提升年”活动,大力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使用管理、党的组织活动、村级事务决策管理、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党员远程电化教育管理“五项规范建设”,推动基础性工作扎实见效。坚持多管齐下,多渠道帮扶,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破零”,截至目前,全县188个村已有180个村达3万元以上,占比96%;其中3—5万元的40个,占比21.3%;5万元以上的140个,占比74.5%。全面完成农村财务审计,提前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做到“四清”(各村班子情况清、干部群众思想动态清、影响换届的主要矛盾清、参选候选人底数清)。深化《党政领导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宣传,组建80余人的专业化考察考核队伍并进行专题培训,提高质量和水平。完成31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配齐4名党支部书记,撤销2个党支部。重新制定了村“两委”干部年度岗位报酬管理发放办法,把岗位报酬发放和农村集体经济破零结合起来,激发干劲活力。
融入中心实践,激活参与动力
以开展“党员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为引领,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维护核心强党性、见诸行动激活力”。“七一”期间,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十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讲党课活动、“主题党日”活动、走访慰问活动、党性教育活动、“树典型、学先进”活动、志愿服务、学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交流会、优秀研讨交流文章选登、喜迎党的十九大书画展、主题朗诵音乐汇演等活动,进一步增强组织吸引力。
加大投入保障,形成强大合力
根据“三基建设”有关要求,择优选用3名年龄在45周岁以下、学历为全日制大学专科且在乡镇表现优秀工作5年以上的乡镇事业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进一步调整充实、配齐配强了乡镇领导班子。拓展干部多岗位锻炼渠道,下派50名县直机关工作人员和近两年来新招录的18名公务员到乡镇帮助工作、锻炼提高。做好“第一书记”轮换工作,由更熟悉情况的乡镇包村领导或下乡指导员担任1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县财政投入资金全力保障“三基建设”。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全面达标,全面落实乡镇运转经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乡镇干部周转房建设经费、乡镇伙食补助、乡镇干部补贴落实发放工作。争取全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项目和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两大项目,10个试点村各项工作已全面铺开。启动美丽乡村建设“131”工程,规划建设10个幸福农村、30个美丽乡村、100个清洁村,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大力开展社区“场所达标、党建提档、服务升级”活动,打造3个标杆精品社区,共有12个社区活动场所达到500平方米,其中4个社区活动场所达到1000平方米。全面做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实现全覆盖。从党费中给24个社区分别下拔资金作为党建工作经费补充。给每村下拔资金,用于开展组织活动。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每个党员每年配套党建工作经费。严格落实非公联合党组织、社区工作经费、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建等各项经费,为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各级机关单位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AB岗制、一次性告知制、离岗告示制、“13710”工作督办制、完善限期报告制、调查复核制、督查通报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方便群众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