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一阵春风来,传说中的外卖小哥不期而至,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遍地开花,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边接打电话,边风驰电掣、行色匆匆的身影。对于我们这个忙碌的社会大家庭来说,外卖的出现解决了很多人的燃眉之急、后顾之忧。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在他们迅速而优质的服务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选择的同时,这些来去如飞的“神行太保”们也给交通环境带来了很多隐患。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送餐外卖行业发生伤亡交通事故共76起,平均2.5天约1名送餐员伤亡。”而据《扬子晚报》报道,南京全市今年上半年共发生涉及外卖送餐电动车各类交通事故3242起,共造成3人死亡,2473人受伤。如果将这些统计延伸到全国,伤亡数据会更加惊人。
究其根本,外卖小哥在道路上如此搏命的表现,一方面是商家为了迎合客户制定的苛刻工作要求,一方面是客户对于外卖工作的不了解,动辄以“差评”相胁。在这两层夹缝中谋生存的外卖小哥,只能用越来越快的速度,甚至不惜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来完成他们的工作业绩。早在数年前,外卖小哥紧张的工作环境,巨大的工作压力就曾被媒体报道。
如何让这些外卖小哥慢下来,规矩起来,需要商家人性化的工作制度,更需要广大群众的理解与宽容。笔者希望有关商家通过调整激励考核、提升技术手段,解决外卖小哥的交通安全问题。比如控制接单量,禁止每单处罚等。对于清徐来说,外卖虽然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安全应早记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