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建设健康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民生连民心,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共享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维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也体现了发展理念从原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向促进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全面转变。
从8月1日起,太原将全面推行按病种分级诊疗改革,确定265个分级诊疗病种,其中136种疾病实施按病种付费,以真正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格局,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今年4月20日,县医院和县二院两个医疗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我县作为全省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试点县,根据现有卫生资源分布、人口、地理、交通和我县未来“一河两翼”的发展框架,整合县医院、县二院、县妇幼保健中心、乡镇卫生院,正式组建了两个医疗集团。俩集团之间、集团与县中医院之间组建为医联体,形成既竞争又紧密协作的新型关系,成为推动县乡医疗一体化改革,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降低医疗费用的关键举措。
在这一里程碑式的医改大形势下,在县卫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清徐县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作为乡镇卫生院的清源镇中心卫生院,其全称也变为“清徐县人民医院集团清源镇中心卫生院”,随着名称的加宽加长,该院全体上下在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中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在护航“健康清徐”的征程中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县乡联动:医疗团队进村入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7月22日(周六),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这天一大早,由清徐县人民医院派出的神经内科专家薛建荣与清源镇中心卫生院医生蔡俊敏,组成了清徐县人民医院集团清源镇卫生院“1+1+N”家庭医生医疗团队第二分队,深入清源镇罗家庄村开展慢病签约服务进家庭工作。在该村卫生院,符合条件的慢病居民很快便三五成群结伴而来,在接受空腹血糖、血压检查等义诊的同时,咨询着关于家庭医生签约等相关事宜。
虽然只有60多平米的罗家庄卫生所,药房、治疗室、预防保健、计生指导室、诊断室五室齐备、一应俱全。从其焕然一新的面貌可以看出,我县在“健康清徐”建设中的力度与态度。
“签约服务进家庭,当好健康守门人”,为保障广大居民身心健康,使广大医务人员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护人,清徐县人民医院集团清源镇中心卫生院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全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有力支持下,该院率先成立了由县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生组成的5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第一队由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韩晓霞、清源镇中心卫生院庞淑红组成;第二队由县医院神内专家薛建荣、杜瑞斌与清源镇中心卫生院蔡俊敏组成;第三队由县医院儿科专家李竹玲与清源镇中心卫生院赵俊仙组成;第四队由县医院妇科专家王丽娟与清源镇中心卫生院王丽媛组成;第五队由县医院中医科专家郭俊青与清源镇中心卫生院王逸群组成,定期为辖区居民开展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基本医疗服务包和个性化需求服务包为内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庭医生这一曾经只是在电视剧中才能见到的一个角色,而今已日益成为现代人健康生活的一个标配。在美国,95%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庭医生。同样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家庭医生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显然,国外的家庭医生并不是一个专为富人服务的“高大上”角色。
在我国,家庭医生离我们也越来越近。2016年6月,由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七部门联合制定《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体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据统计,清源镇中心卫生院从2016年12月起着手这项工作,截至日前,其常住人口42403人中,签约人数已有16827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数4518人,计生特殊家庭13人中,签约人数11人。关于重点人群,这里指的是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
在现场,记者看到,来自清徐县人民医院的薛建荣、清源镇中心卫生院的蔡俊敏等大夫,一边为居民们做检查,一边向大家发放着签约服务手册。听他们一讲解,记者才明白了所谓1+1+N的模式,是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由县人民医院专家、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预防保健医生、村卫生室医生等人员组成,签约居民经家庭医生首诊,再经过乡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医生的诊疗服务后,可选择多家医联体医院就诊。初步形成的县乡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医联体上级医院有机衔接的“1+1+N”精准化诊疗模式,为辖区居民的健康提供契约化的优质服务,以达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居民健康。
签约后的家庭医生,是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一般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家庭医生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上门服务,常以家访的形式上门处理家庭的病人,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建立各自的家庭病床和医疗档案,须具备综合性知识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关于家庭医生,用清源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刘永维的话说便是,签约一个家庭医生,便交了一个医生朋友,连线了一个医疗团队。如其能力不能满足居民需要,将聘请省市医院的对口支援专家与签约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整整一上午,这支进村入户的医疗小分队耐心细致地义诊着、宣讲着……成为我县医务工作者的一个缩影,抒写着新时代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义诊归来,他们又马不停蹄整理着上午的资料档案,讨论着下一步工作方向。在清源镇中心卫生院LED显示屏上,记者看到游走字幕正一行行为大家播放着该院专家简介与出诊时间。在心内科医生办公室门口,张贴着该科坐诊专家的照片、简介与出诊时间:韩晓霞,女,1988年8月毕业于长治医学院,清徐县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县乡医联体清源镇中心卫生院业务副院长,20多年的临床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带教和指导能力,在国内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擅长诊治心内科、内分泌各种疾病。出诊时间,周四上午……在神经内科医生办公室门口,则是本次出诊大夫简介:薛建荣,毕业于晋东南医学专科学校,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在山大二院拜山西省心脑血管权威王有贵为师进修深造,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出诊时间,每周六上午……显示屏与医办室门口的提示,使人了然于胸、如沐清风。
在这里,家庭医生团队细致的服务,服务手册内温馨的签约服务示意流程,让人一目了然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名姓、服务电话、辖区分配、医联体上级医院,特别是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给人以家庭般的温馨与亲和。据悉,我县的家庭医生签约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一项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服务内容包括基础服务协议和个性化服务协议,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签约服务团队并签订《服务协议书》,享受称心满意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护航健康:医疗卫生未病早治“六进”服务贴心周到
人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然而,相比于火车而言,动车的速度则要比火车快得多。究其原因,关键是动车不仅车头有动力,其余每一个车轮也有自发的动力,可见,作为一个团队,要想跑得更快,就需要每个人都像动车车轮一样,通过自身的能动性,使自己成为团队进步的原生动力,为自己提速的同时促进团队整体发展。关于团队建设,清源镇卫生院院长刘永维常常这样打比方。而他的团队,也确是以一列动车的姿态,以一种严谨科学的态度,成为了“健康清徐”建设的一支急行军。
清源镇中心卫生院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集医疗、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非盈利公立医院,开放床位40张,设有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眼科、口腔科6个临床科室和医学检验科、放射科、心电图室、彩超室4个辅助科室。拥有DR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全数字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多功能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体外电容场热疗机经颅内多普勒血流图、无创心功能监测等医疗设备,是清徐县城乡居民医保、太原市城镇职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该院以打造百姓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为愿景,以呵护健康、守护生命为使命,以品质为本、关爱为怀为宗旨,常年定期聘请省市县7名专家坐诊,以饱满的热情,倾尽全力为患者服务,赢得社会良好的口碑。
乡镇卫生院的主要职能是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省、市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清源镇中心卫生院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享共建”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进家庭、进社区(农村)、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和单位、进公共场所”,按照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活动。
近日,该卫生院在积极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活动的同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7月3日起,该院院长刘永维亲自带领该院22名医护人员,对辖区15个村展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普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内科、口腔、视力、血压、心电、B超、抽血、化验尿等10多项。从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月报表可见,辖区居民健康档案人数41528人,原发性高血压健康管理人数3697人,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人数1319人,重性精神疾病127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3166人。
连日来,22名医护人员每天早上7点钟从单位集结出发,两辆救护车、医疗检查设备、宣传版面以及免费为前来体检的居民发放的控油壶,成为活动标配。为防止高温中暑,医院给员工发放了藿香正气胶囊。清源镇卫生院公卫科科长刘云燕告诉记者,顶着高温酷暑、迎着滂沱大雨,同事们为了赶超工作加班加点干活,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在本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活动中,该院在规定项目基础上,为所有高血压、糖尿病体检居民增加了心电、B超,对糖尿病患者增加了肝功能检查。特别受大家欢迎的是,该院为引起大家对健康的关注重视,还特地为前来体检的居民每人发放了一个控油壶。现场,几位妇女接受完体检后,兴高采烈地拿着刚刚领到的控油壶告诉记者:“现在这政策就是好,为了让大家重视自家的身体健康,卫生院还给俺们免费发放小礼品,去年发的是控盐壶,今年发的是控油壶,以后做饭炒菜,俺们就照着医生教的办法,按刻度倒油,保的俺全家人都健健康康有个好身体”。截至记者发稿时,清源镇中心卫生院本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已经完成重点人群检查老年人1273人、高血压1526人、糖尿病432人、精神病12人。
全力推进“健康清徐”建设,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奋力打造“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清徐县人民医院清源镇中心卫生院将进一步从患者最期盼的事做起,从患者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患者最需要的服务抓起,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推动县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打通优质资源下沉“最后一公里”积极作为,奋力前行。
新闻链接
全国重点人群:今年六成以上将有签约家庭医生
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4月13日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被列为今年深化医改10项重点任务之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扩大到全国85%以上地市,六成以上老年人口、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都将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据悉,我国已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体系。国家层面制定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目前26个省区市已出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性文件或实施方案,并聚焦重点人群,以创新服务推动签约。截至2016年底,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22.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38.8%,群众对基层的信任度、满意度和获得感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已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街道都有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医院服务能力明显增强,80%以上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据悉,中央深改组不久前派出督察组赴多地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专项督察,国家统计局也对11个省开展了专题调研。结果都显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缓解了医患关系,提升了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认同感、信任度和依从度。各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稳步推进,签约服务模式多样,符合群众预期和要求。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将在就医、转诊、用药、技术支持等方面享受更优质服务和差异化政策。比如,在就诊方面,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条件,加强设备配置。在转诊方面,赋予家庭医生团队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资源,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在用药方面,适当放宽基层用药目录,对签约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将有开具长处方权利,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减少病人往返开药的频次。在技术支持方面,大力发展区域影像、心电、检验、病理、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