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暑假其间,我从就读的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回到了清徐县柳杜乡西青堆村我的家乡。正愁家里缺少想读的书时,恰好县文化馆的牛广明老师下乡支农,在我家吃派饭,告诉我可以去县文化馆的图书室借书。于是,我便开启了借书阅读的快乐时光。
天才蒙蒙亮,我便起床了。狼吞虎咽地吃了母亲为我做好的荷包蛋拌汤之后,便急匆匆地出发了。微微的晨风为我送爽,摇曳的杨柳为我起舞,林间的鸟雀为我歌唱;平展展的农田里高粱挺拔碧绿,玉米扬花吐穗,谷子浓郁茂盛,丰收在望的图片展现眼前。我一路奔跑着,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雄壮的歌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十华里的路程,没用了一个小时,我便走进了设立在县城衙门街文化馆的大门。
图书室的张作鹏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将我心仪已久的《水浒全传》一套上、中、下三册从书架上取了下来。我轻轻地抚摸着这一套宝贵的经典,恨不得马上展卷,与书中的英雄们相会。张老师向我讲明了借阅制度:每次只可借一册,一周之内必须还书,否则取消借阅资格。我按要求填写了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之后,怀抱《水浒全传》上册,向张老师深深地鞠躬告别,向回家的路走去。
我家住的是大宅院的东屋,每到晌午之后,西去的太阳便直射我家的门窗,室内的温度便会直线上升,那份酷热让人很是不舒服。我便将衣裤脱去,只穿一条短裤,坚持阅读。由于门窗关闭,空气犹为闷热,空气中增加了潮热的气息。这时,我便舀来一盆冷水,不时地用凉爽的毛巾擦拭我的后背、肢体,在抵御炎热酷暑的过程中,如饥似渴地阅读,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
我制定了阅读计划,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必须阅读四回,才能读完这一百二十回的《水浒全传》。每天精读一回,粗读三回。精读的一回设立生字本,必须认会所有的生僻古今汉字;必须写出本回的“内容略述”。在读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时,便写下了“祈禳、金轝、圣敕……”等字词,从词典上抄录下它们的注解等等。查阅这些古汉字,有时需要翻阅苯重的辞海,费时费力,但却学到了古典文学知识,给心灵带来了愉悦。
随着一回回的阅读,那些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深深地根植于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爱上了这些敢于反抗封建统治阶级,为民打抱不平的英雄人物。在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里。鲁智深凭着一身豪气,一路护送林冲。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受高太尉指使,一路上对林冲骂骂咧咧,用滚烫热水,浇向林冲双脚,鲁智深牢记在心,愤恨不已。当董超、薛霸在树林中将林冲捆在树上,将要结果林冲性命之时,“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我爱上了如此精彩描写英雄们的情节,也爱上了水浒传中众多的英雄人物。
我每周去文化馆还书又借书,终于在一个月的暑假期间,读完了《水浒全传》,初步地熟悉了这部文学经典。读《水浒传》,提高了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也陶冶着我的情操,令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