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理论*实践总第3133期 >2017-07-10编印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若干理论问题
刊发日期:2017-07-10 阅读次数: 作者:戴焰军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强调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充分说明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我们只有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共产党人价值观,才能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
  价值观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质
  价值观,其实就是需要观,就是建立在对人生需要理解基础上的观念体系。我们说人的价值观不同,其实就是说对人生需要的理解不同。创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并为它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中就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了明确定位,写下了这一段为人们所熟悉的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就是这位选择了为大家做出牺牲的历史伟人,在他的一生中,放弃了本来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过上优裕物质生活的机会和条件,担当起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探求正确道路的历史重任,忠实践行了他年轻时所立下的誓言,并以自己的科学理论引导世界各国一批又一批先进分子走上了同样的人生道路。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吸引力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之所以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征,就是他们信奉的是一种区别于其他理论的科学理论,而这种理论明确宣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因为这种理论建立在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之上,根据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而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也理应是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人。尊重社会历史的主人,并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是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并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正是这样一种逻辑,支持着共产党人形成了对人生需要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
  然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进步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并不因为有人不理解就减弱其应有的光辉,它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不仅感动和唤醒了千百万人民大众,而且常常令自己的对手也为之动容。因为这种价值观所体现出来的是正义的力量,是天地正气。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了人类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成果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并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除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以外,它还是自古以来人类所推崇和追求的正义、善良、诚信、仁爱、勤劳、节俭、廉洁、勇敢、谦虚等优秀品质在新时代条件下的传承。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观;就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就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处世观;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政观;就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名利观。
  我们看从古代到近代中外思想家所构建的美好社会形态,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首先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国”。作为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者,共产党人也首先是人类美好品德的践行者,这种品德所体现的价值观不仅是共产党人实现自己理想的重要条件,同时还是引领整个社会向着美好目标迈进的旗帜。如果共产党人自己不能在这方面率先垂范、身体力行,那就很难引导广大民众为实现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内容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管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不管是在事业遭受巨大挫折的关头,还是在事业高歌迈进的时刻,人民群众一直跟着共产党走。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认准了共产党人是为群众的利益工作,是他们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共产党人所干的事业,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就是为人民群众利益奋斗的事业。一个党能让群众信任到这种程度,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人能让老百姓信任到这种程度,没有体现在绝大多数真正的共产党人身上的、以稳定的价值观作基础的强大人格影响,是不可想象的。共产党人中的优秀代表,那些长期工作在群众之中的党员、基层干部,比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等,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谈到他们的生前事迹,当年在他们身边的人依然热泪盈眶,听他们的事迹,在场的人依然感到一种灵魂的震撼。
  我们看到,在我们的队伍中,已经有少部分人因为经受不住新的考验,在各种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倒下了,在这些人中,也有曾经敢于担当、曾经吃苦耐劳、曾经联系群众、曾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过很多工作的人。但是,在环境变了、职位变了、待遇变了,周围发生了新的变化的时候,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变了。于是,他们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被人民群众所唾弃。这些案例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在新形势下确立和巩固共产党人价值观是何等重要。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这是共产党人立根固本的事。
  新形势下需要巩固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这里深刻地揭示了价值观的本质,揭示了个人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组织价值观、国家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了价值观形成和培育的规律。个人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组织价值观是相互作用的。一个组织、一个群体的整体价值观,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经常说党组织是一个熔炉,党校是一个熔炉,人民军队是一个熔炉等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新形势下,我们培育党员的正确价值观,党组织就需要发挥这样的作用。一方面,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发挥好思想教育的功能。思想教育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优势。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发挥这个优势,使我们这个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度里建立的工人阶级政党,成为名副其实的先锋队组织,始终保持了自己整体上的先进性,使一大批出身于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甚至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共产党员,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新形势下,继承我们党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党的思想教育功能在党员价值观培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我们党的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另一方面,在党员价值观培育中党组织需要发挥党规和党纪的作用。人们对各种问题的认识,对各种行为方式的选择,都与他所生活在其中并由其规范的制度密切相关。要使党员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党内各项党规党纪,使党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明确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从而循序渐进,形成稳定的工作生活态度和习惯。特别是对于掌握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有效监督和制约权力的党规党纪对其在权力运用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健全完善党规党纪,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内教育,通过党的组织、作风、廉政等各方面建设,形成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和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能为党员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对人生需要的选择,是以对人生的理解,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作为思想基础的。所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通过学习历史上的先贤圣哲来正确体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奠定正确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是培育正确价值观的必要前提。另外,价值观作为一种稳定的认识理念和人生态度,还必须在实践中经受各种锻炼和考验方能确立。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只有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并显示出自己特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