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农是谁?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不只在台湾、大陆,还在美国、欧洲;无论是物理、天文,还是科技、文史。他每隔五年即天马行空变换跑道,展开卓然不群、另类拔萃学术探险之旅,拓荒深耕,成果丰硕,绝对称得上金字塔尖式人物。即使将他放逐世界任何文化荒蛮,仍能精采如“贝爷”般荒野求生,创出一片天地。
此人自称一向自我感觉良好,极度“自负”——自认才高八斗肩负人生重大使命。尼采说过,天才是疯子!
但他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刚开始所涉各题材论文就遭诸多所谓学界中人无视、鄙视、讥讽,并恣意挥舞手中权威大棒批驳、退稿、打压,相信现在都酸溜溜偃旗息鼓,无人挑战,灰溜溜溜之大吉,销声匿迹。
网络能找到黄教授近年来部分演讲视频。如果感觉他口若悬河、雄辩滔滔不完全是对牛弹琴,进入其个人网页,有他二十多年来发表的上至天文下至人文全部134篇各类论文,但你必须“翻墙”才能进入。
崂山道士善“穿墙术”、张生靠“爬墙伎”网络世界里无用武之地。与我同在五交化时期的冀大哥,是音响与音乐老烧,也是精通“翻墙”高手。通过他学会并偶尔“翻墙”只为搜寻对岸烧友们开辟音响论坛——“打造终极HIEND HTPC音乐重播新主义”相关讨论串,即如何将电脑(CAS)架构为专门的高质素音频播放器。就此打住了,这个话题碰不得,时间、房间、脑子、银子什么都费,五天五夜说不完。
还可以网购其近年考据学巨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与《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e时代考据”或“e考据”是他十多年前投身文史研究首提的概念,其核心意涵绝非百度搜索这么简单。现如今大数据下仅清史档案数位化资料(有的要付费)即有近百亿字之多,如何攫取前人无法企及的史料,甄别蛛丝马迹为你所用,达至无懈可击高度,需要如黄院长美国哥大物理系出身,麻大天文学科研背景,理工科严谨缜密的逻辑推理历练,以及弃理从文后不断开发思辨、激发出驾驭文字的无限潜能。
而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关心清王朝皇权更迭,后宫争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当然更不考虑新老满文有什么区别,天主教与红夷大炮如何传华,只要闲来看看《还珠格格》也就够了。
我深知再怎么推荐也属挂一漏万,又岂能五天五夜道完。若不仅仅止于直观粗略认识,你可以活学活用对他本人进行“e考据”,我苦口公心推销,也为的是触发大家对“e考据”的兴趣,读懂、少读或不读许多圣贤书。
黄院士毅然决然放弃所从事专业,不计后果进入陌生领域的冒险精神,对我对你同样会有所启发。正如他演讲时鼓励年轻听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状元就一个,你要做的是敢于创行,创出第三百六十一行,真正属于你的一片天地,你自己就是状元!
让我们共同期待不甘寂寞、永不安分的黄院士再度华丽转身,续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