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山水*之间总第3127期 >2017-06-26编印

老城漫想
刊发日期:2017-06-26 阅读次数: 作者:秦小燕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七年前,陪儿子和他同学游了一次榆次老城,只觉得古色古香,很有韵味,很有魅力,每个景点都值得仔细品味,我们还拍了不少照片,闲暇时,便拿出来再观赏一番。
  七年后的今天,故地重游,景点未变,景致也和原来相差不多,可别有一种滋味涌上心头,思绪不由得开始漫延。
  我想到了周庄的小桥流水,它是那样的温文尔雅;我想到了苏州的园林曲径,它是那样的悱恻缠绵;我想到了丽江的古城小巷,它是那样的羞涩芬芳……它们,不管怎样的颜面不同,但风度气质一样,都是婀娜多姿的少女,都是小家碧玉,都是丁香一般的姑娘。而眼前的榆次老城,显然像是北方的大汉,粗犷豪放,又如历尽沧桑的老人,沉重厚实,稳稳地端坐在那里,诉说着岁月的轮回,人间的悲欢。
  这次游玩,我匆匆而过,只是对县衙的两副对联感慨了一番。一副的上联是: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下联是: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须克己守廉正。另一副的上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不知怎地我突然想起我们的清源老城,现在的清源再也看不到老城的样子了,满城都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笔直宽阔的道路,鳞次栉比的楼房,琳琅满目的商品,震耳欲聋的舞曲,滴滴作响的汽车,红红绿绿的人群,还有熠熠闪烁的霓虹。如果你实在想寻找一些旧城的踪迹,也只能从街道的名字上去了解了:察院街、衙后街、市楼西、南门、西门……是福是祸,我无力评说,只觉得是消逝了一座城池,淹没了一段历史,让清源古城成为一个永久的传奇。
  面对渐行渐远的榆次老城,我不由得念叨起赞美清源的那首诗:“城外青山城内湖,荷花万朵柳千株。太汾风景少颜色,惟有清源入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