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耕地资源、坚守耕地红线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是造福子孙后代、实现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基本农田都是优质耕地,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017年太原市人民政府下达我县耕地保有量为24863.59公顷(37.2954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21585.73公顷(32.3786万亩)。根据市政府下达我县耕地、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通过层层签定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逐级分解下达保护指标,划定完成后我县实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588.19公顷(32.3823万亩),确保了行政区域内耕地、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
通过加强土地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严禁通过擅自调整县乡规划规避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审批;以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建设占用耕地压力,促进新增建设不占或尽量少占耕地等一系列举措,我县连续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为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由于我县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用地保障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空间、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的压力与日俱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形势严峻。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和改进占补平衡的重要意义,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措施,积极探索多渠道投资土地开发补充耕地途径,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共同责任。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建,切实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强化部门协同,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承担耕地保护职责。强化社会监督,凝聚集体智慧,形成共同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
加强耕地保护,必须坚持数质并重。立足自身,加强耕地后备资源勘察开发,积极挖掘后备资源潜力。以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切实加强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管护和质量提升工作,确保我县耕地面积增长、质量提高、产能增加、生态改善。
完善土地违法案件共同查处机制,形成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管理格局,深化乡镇(街道)土地执法综合防控机制,严厉查处乱占基本农田、滥占耕地的违法行为。做到违法占用耕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
加强耕地保护,坚持节约集约。坚守红线,开源节流并举,全面落实节约优先战略。统筹安排建设用地规划空间和计划指标,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管控和引导作用,严格产业用地准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让我们共同努力,扎实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科学发展而不懈奋斗。
加强土地供应服务经济建设
一年来,县国土资源局已供应各类建设用地15宗,面积659322.336平方米(合计998.98亩),为山西潞安恒融化学有限公司、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及时供应了土地,保障了企业用地需求。
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地质灾害搬迁等供应土地5宗,面积128298.89平方米(合192.45亩),有效保障了公益性项目用地需求。同时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提高重点项目用地利用率。盘活国有建设用地10.59亩,既缓解了用地矛盾,又充分利用了闲置土地资源。
严格执法砥砺前行
2016年以来,县国土局执法人员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局党总支和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对违法占地违法建设重拳严打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近万人次,先后拆除违法建设、违法建筑13余万平米,西边山挖土取土得到有效遏制,信访矛盾化解26起,为全县的用地秩序持续好转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7年4月,清徐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执法先进单位”。
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平稳有序运行
2016年6月20日,我县成功颁发了太原市首批不动产登记证书以来,不动产登记工作紧紧围绕“基础先行、制度保障、部门衔接、便民高效”总要求,工作人员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全县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2016年度全省不动产登记工作先进集体,并在全省通报表扬。
一年来,我县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有序推进,已累计办理不动产统一登记333宗,有效地维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件时限,严格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等项制度,并着力化解信息数据资料不全、历史遗留矛盾问题突出等难题,进一步加强内部建设,改进工作作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
潇河园区征地拆迁工作顺利推进
建设潇河现代产业园区,是深化转型综改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引擎,是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二次创新”的重大举措和重大突破,是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发挥开发区转型综改主战场作用,加快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促进太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县培育经济发展主引擎的重大机遇。
潇河起步区首批征地任务涉及我县集义、徐沟两乡(镇)10个村,14863.87亩,除村庄、企业占地2067.54亩、国有土地350.13亩暂未征收外,实施征收面积为12446.2亩,其中农用地12355.65亩涉及农户2165户,坟墓2000余座、3357穴。
园区涉及我县规划道路“三纵两横”:共计用地3800亩左右,涉及西谷、王答、徐沟和集义四个乡镇。(即:“三纵”指人民路、大运路、真武路为由北向南;“两横”指文源路和姚村规划路为东西走向)。
一、征地工作进展迅速。截至6月12日,起步区范围内土地收储完成12244.46 亩,占总任务(12446.2亩)的98.38%,签订协议2160户,完成总户数2186户的98.81%。其中:集义签订协议1458户8370.81亩,完成任务数1476户8523.22亩的98.21%;徐沟签订协议702户3873.65亩完成任务数710户3922.95亩的98.74%。
剩余26户201.72亩未收储,其中徐沟刘村8户49.31亩,集义18户152.41亩(靳村1户2亩,西辽西1户5.78亩,中辽西14户126.36亩,东辽西2户18.27亩)。
地面附着物补偿及清表情况:葡萄、温室、大棚补偿等基本结束,进入扫尾阶段。地面建(构)筑物评估工作集义新苗农庄已经完成,徐沟玖龙养殖场正在进行。
二、迁坟工作稳步有序。潇河产业园区首批征地区涉及九个村已确定坟墓坟墓2000余座、3357穴,已选址我县马峪乡西沟村,统一建设安置。迁坟已完成221座,其中集义138座,徐沟83座。
三、道路建设开局良好。人民路、大运路、真武路、姚村规划路和文源路等规划道路用地共计4300亩左右,五条规划道路的土地收储工作已全部开展。
按照道路施工时序要求,首批开工的大运路、文源路征地基本完成,徐沟段剩余2户坟墓正在迁移、一户林木补偿正在协商。施工单位已进场正常施工。
四、用地报批保障有力。根据省市要求,县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市国土局下发的园区首批落地项目选址规划和园区道路坐标,对山西煤基转化、山西现代建筑工业园等11个项目(3000亩)及园区人民路、大运路、真武路、姚村规划路和文源路等“三纵两横”道路(4300亩)用地按照园区项目落地时序要求,认真组织、积极筹备,分阶段,分批次进行土地报批工作。目前,所有项目及道路涉及的7300亩土地共16个用地报批批次(规定每个批次不超过530亩),已全部完成土地测量勘界、征地报批前告知、确认和听证程序及相关用地报批资料组卷工作,社保资金全部落实。
五、首批三个项目落地顺利。已确定首批落地山西煤基(徐沟庄子营198亩)、冷凝轧钢项目(集义东、中辽西270亩)山西建工项目(集义中辽西225亩)、三个项目选址已确定,现正在迁坟及地面清表,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深化“两学一做”狠抓党建促进工作落实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与看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清徐县国土资源局立足“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职能定位,践行“强化资源保障保护、全面打造法治国土、着力建强干部队伍、创新推进党建工作”的工作理念,全面开展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和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狠抓党建工作,力促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全面落实。
狠抓党建。一是加强学习。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业务学习,加强中心组学习,加强支部学习,坚持党日活动。二是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带头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履职尽责、担当作为,重实干、务实功、办实事、求实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三是坚持“学”“做”结合。教育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四讲四有”标准,时刻铭记党员身份争当先锋,争做合格党员。把合格党员标准立起来,把党员先锋形象树起来。
深入推进“两学一做”活动,促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重点落实基本农田划定,规划调整,土地报批工作;认真落实开发造地工作,积极创新开发造地运行模式;创新用地模式,加快项目落地,加快加大土地收储的力度,提高土地供应效率,推进科学论证,节约集约用地,提高部门行政力,保障力;加强矿政管理;继续加大执法监察、信访工作的力度;不动产登记工作放开思路,大胆创新,树立新形象。
今后,清徐县国土资源局将继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前进,迎难而上,激发动力,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一件一件抓落实,一件一件见实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提升服务效能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一是开通建设用地报批“绿色通道”。一次性告知项目用地单位资料要求,加速建设用地审批工作进度。2017年经省政府批准转用1个批次,总面积24.2805公顷,其中农用地122.4749公顷(耕地23.7029公顷),建设用地0.1564公顷,未利用地0.4212公顷,保障了阳煤集团、太原市卫校搬迁等重大企业项目建设用地的需求,为我县的经济腾飞提供了资源保障。
二是主动参与,超前服务。要对全县重点发展项目提前介入,从项目标准立项开始给予配合服务,直至项目落地,以保姆式服务为项目落地而努力。为保障县域重点项目、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起步区内项目及三纵两横道路土地手续的报批,我科人员积极与测量单位、局相关科室对接核实每宗地的权属、地类、面积,并按规定以书面形式向涉及村庄送达了征地听证告知书,将拟征收农民集体土地的面积、用途、位置、补偿标准等情况,告知了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履行了征地报批前告知、确认和听证程序,并已完成组件工作,待落实补充耕地指标后上报省厅审批。
三是缩短办结时限,促进项目落地。进一步简化程序,减少环节,缩短各项用地手续办结时限,促进项目落地,保障县域经济发展用地需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县国土资源局将加强作风建设,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完成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27个全国“土地日”宣传口号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土地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
●建设法治国土、生态国土、美丽国土
●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严守耕地红线
●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依法依规保护耕地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推进土地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实施国土规划,建设美丽中国
●加强产权登记,维护土地权益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资料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数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什么是地裂缝、地面塌陷?
地裂缝,是指在一定地质自然环境下,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因素,地表岩土体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体或者土体受自然作用或者人为活动影响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灾害的现象或者过程。引起地面塌陷的动力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以及地下开挖采空,大量抽水等。
地裂缝、地面塌陷的危害
地裂缝、地面塌陷可导致建筑物开裂甚至倒塌,使土地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还可能危害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破坏城市基础设施等。
遭遇滑坡是应该怎么办?
①当处在滑坡体下时,首先应迅速环顾四周,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
②一般除个别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当人员处于滑坡体上或滑坡前缘时,要注意观察,选择安全便捷的撤离路径。撤离路径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便于快速撤离至安全地段;二是能确保安全撤离。
③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应立即报告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同时立即报告县政府、当地乡镇政府,邻近的村、组或单位。当地的有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要采取有效措施展开危险救援活动。
不动产登记知识问答
我国自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开始实施起,标志着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落实。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可以更好地落实物权法规定,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有效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财产权。那么,什么是不动产登记?人民群众怎样进行不动产登记?
一、什么是不动产登记?
不动产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将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其法定事项记载到不动产登记簿上的行为。
二、老百姓过去依法办理的房产证、土地证,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后,是否需要更换成新的证书,或者说过去的证书还有效吗?
老百姓过去依法办理的《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都是有效的,并且,效力不变。
三、新证与老证有什么不同?
新证与老证的区别,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证书变了。现在的证书统一为:《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二是,现在的证书上,增加了一个二维码,作为存储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标识。只要扫描证书上的条形码,就可以立即获取不动产权证的编号、不动产单元号码等相关信息。三是,证书上既有土地信息,也有房屋信息,内容比原来得多,更细。比如,新的《不动产权证书》上的图纸就有两张,一张是宗地图,反映的是土地的界址、界线、邻宗地等信息;另一张是房屋平面图,反映的是建筑物、构筑物在宗地上的具体位置。
六、申请房地产登记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不动产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将不动产权利人的名称或姓名、用途、面积、位置和座落及其座标、取得土地的方式、土地使用权期限、土地承包期限等等不动产的信息记载到不动产登记簿上的行为。因此,申请登记的类型不同,需要提交的材料也不同。以房地产登记为例,提交的材料主要包括四样:
①《不动产登记申请表》。主要填写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房屋和土地的基本情况、申请的事项和原因等。
②身份证明材料。单位申请的,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个人申请的,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如果委托他人办理的,还得提供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③房地产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包括取得土地、房屋的相关批准文件,比如:《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用地使用证》、房屋符合规划的证明,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房屋竣工验收备案证》等。
④房地产界址、空间界限和面积等材料。包括土地测绘和房屋测绘资料,如房屋平面图、宗地图、楼层分层分户图等。
⑤土地出让金、契税等费用缴纳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