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醋都*文苑总第3126期 >2017-06-23编印

从前的老太太
刊发日期:2017-06-23 阅读次数: 作者:杜随新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据说从前有个老太太,大女儿卖雨伞,二女儿卖布鞋。她一到晴天就想起大女儿伞卖不出去,每逢雨天就想到二女儿鞋没人要,于是终日里哭哭啼啼。自从有人告诉她反向思维后,快快乐乐天天笑哈哈的,但不知怎的最近又如前一样整天哭哭啼啼起来。
  她怨声载道的先说起雨天的大女儿。
  不管大人小孩现在雨天用的都是半自动、全自动折叠伞,就连晴天打的也是防紫外线遮阳伞,大女儿却义无反顾坚守全球唯一一块——传统手工长柄油纸伞阵地不动摇。
  因生产力低下,申请不到补贴,国家政策只扶大扶强。银行贷款利息高不说,门槛更高进不去。加上上述伞界同行无形挤压,下雨天人人还都有小轿车坐,你说气人不气人?
  戴望舒成名作《雨巷》里第一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就借用到我们的原型。也只记得毛主席来买过一把,任凭风云变幻,风尘仆仆拿着它去安源就是明证。
  你看这全竹料骨架,多层树皮纸糊伞面,刷桐油、钻孔、上杆、穿线.上百道工序纯手工容易吗?由于乏人问津,库房存货堆积如山,“双十一”白送没人领,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能不哭瞎眼吗!
  袖口抹了抹眼角,抽吸几下鼻子,接着诉说她晴天的二女儿。
  二女儿生意就更惨不忍睹。如今的鞋业,随着辛亥革命孙中山“禁止缠足”一声令下,直至彻底凋零,“放足”之风大盛,带动“百鞋齐放”。
  流行什么高低平坡跟皮革、人造革鞋,运动、旅游、登山、帆船、沙滩鞋,夏有塑料凉鞋,冬有翻毛暖鞋,在家拖鞋,打仗战鞋……鞋款千样,功能繁多,穿法层出,数的我气快上不来。
  我店区区粗布针缝、千层纳底、面或帮或钩图或绣花,虽说男女两性,老中青幼四代,细数倒有个百十多种,但那是竞争对手。说来也曾领导过潮流,登山鞋不就是抄袭自我们的“谢公屐”款吗?
  就在前几年有个老外,千里迢迢寻名跑来重金买走店内硕果仅存两双“三寸金莲”中一双。虽说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但也眼看快要坐吃山空。
  老天爷呀!往后她们一家老小日子可怎么过啊!悲从中来,止不住一把鼻涕一把老泪哭将开来。
  我给老太太出了三个主意:
  首先,当下国家战略主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让两个女儿立即申报,保证一批一个准。不必广招天下,学徒、贤士自会慕名而来。
  其次,自身挖掘自家宝贝,分头筹建油纸伞古法技艺陈列馆及布鞋历史博物馆。依托地方旅游部门,门票收入让利旅游公司,迎来八方游客,售买货真价实正宗精品,打造旅游、观光、销售一条龙合作三赢新典范。
  至于这第三么,老太太您就别老想着女儿,也想想女婿,所谓“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听得老太太连连点头称好,径自跳起广场舞,破涕为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