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本报《点亮爱的心灯》栏目组与清徐二院4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爱心团队,远赴宁武县圪廖乡圪廖完全小学进行捐资助教活动。这是该院“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之一,此行不仅有全院所有在职党员,还有部分一线医护工作者及社会爱心人士等。本次捐赠的物资包括价值两万余元的师生医护、学习、生活用品和衣物等,采购资金全部来自医院干部职工和社会及企业爱心人士的捐款。在活动中,二院的志愿者们还为圪廖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了生动形象的医护急救知识讲座,为教职工进行了体检。这不仅是扶贫济困的功德之旅,还是一次关爱师生成长、普及医护知识的健康之行。
圪廖小学地处大山深处,距县城宁武45公里。目前有学生106名,其中,经县级部门审定的贫困生75名,留守儿童70名,单亲家庭儿童约50名。圪廖乡属于农业乡镇,人均耕地面积约3亩左右,而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无霜期仅有120-130天,土地贫瘠、种植品种单一、产量少,靠天吃饭现象严重。小学所在地圪廖村的村民们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孩子,在我们的采访中,老人们说,但凡有些办法的,都出去了。
这里的孩子和我们经常接触的城市儿童比较起来,除了身材和肤色的差异,更多的是精神气质的不同。少了些活泼,多了些拘谨和严肃,这些略显瘦小的孩子们动作整齐划一地列队集合,在学校老师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地在进行着各种集体活动。这些正值花季、本应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即便在长时间列队等候、或解散回教室的时候,也没有交头接耳和嬉笑打闹的现象。
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中的很多人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温暖,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圪廖小学是寄宿制学校,学校有二十余名教职工,很多老师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甚至有的老师每个月的工资都要拿出一部分花费在这些孩子身上。一位老师对我说:“这些孩子乖得让人心疼!”
而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样让人感动,为了让这次活动精准到位,真正起到加强医院行风建设,提升医务人员素质、增强医务工作者感恩社会和服务意识的目的。在李权忠院长的大力支持下,薛建荣副院长和时利娟副院长亲自上阵,经过精心考量、实地考察后,在三个贫困县小学中最终选择圪廖小学,并将圪廖小学作为长期对口帮扶对象。在活动前,他们还就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思维等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有的放矢地制作了帮扶方案,设计了活动内容,精心挑选了捐赠物品,参与医护知识讲座的白衣天使们,利用业余时间,针对性地进行了备课和预演,并根据受众的具体情况对有关科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最为值得一提的是,有两位社会爱心人士不仅为孩子们购置了价值上千元的保温杯等生活用品,其中一位还开着自己的车,风雨兼程往返上千里为爱心团的活动提供服务……
用罢简单的午餐,时利娟副院长拿出钱来支付餐费,校长坚持不肯接受:“山药蛋是地里种的,苦菜是我爱人起早在野地里挖的……”
一天的活动匆匆结束,客车奔驰在返回的路上,沿途依旧是斑驳的山崖、萧瑟的沙滩、绿色稀疏的农田,满眼旧式建筑、人烟稀少的村庄。只是爱心团的志愿者们仿佛都陷入了沉思,少了来时交流风景观感的兴致。作为这次慈善活动的全程记录者,我的心底沉甸甸的,脑海中似乎还回响着孩子们稚嫩的童音:“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本栏目热线电话:15713515100 136536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