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举家因抄家由乡下搬回县城。租住于西门菜市坡下——父亲工作的手管局对面长巷后一农居院落。
整个院子依地势高低分为前后院,中有石阶无隔断。前院三面有房,院心较宽敞,后院狭长,两排平房互不相连。姐姐、姐夫与两外甥一家四口先已住在前院,其他五六家租户都是上班族,相处融洽,房东宝娃大娘,和蔼可亲。
一天下午,母亲领我在附近的莲花池逮小鱼,有人跑来告知我家房子塌了。
急匆匆回到后院靠中间位置的家。只见一根房梁斜穿出房顶,屋顶坍塌下来一半,当时家中和院内无人,也是福大命大啊!
母亲无奈的抢救被掩埋杂碎用品,长吁短叹收拾残破米罐面缸,有邻居过来帮忙抬移整理,我依旧和几个小孩玩耍嬉闹。
父亲和姐姐们稍晚才回来,全家躺炕上望着满天星斗勉强住了最后一夜。第二天搬到地处南营留大队的永定街22号公租房大院。
新居大院为标准长方形四合院。短边东面五间两家、西边三间一家连同院门过道和公厕是平顶灰房,长边南北各一排七间分住四家是斜顶瓦房。我家住上东房一明两暗左侧两间,进门一间与右侧娄姓后搬来赵姓邻居每家半间共用作伙房。满住十一家,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家搬走,立刻会再补来一家。
小时候母亲曾多次讲述与此院夙有渊源。
1955年,父母经远房舅舅介绍撮合安家于此,占了院中两间瓦房,是这里唯一住户。院产尚属私人停业当铺,东家长年出门在外,极少回来。屋内存物,常见有人分批转走,后多空置,一律紧锁。为防盗,全院屋檐齐高,漫天铁丝结网。夏秋两季,壁虎、蝎子出没,网上爬满瓜蒌藤蔓,“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遮天蔽日,昏暗幽静,阴森可怖。
留守看院老头(只知道姓白)住我们住的东房,他有时外出办事,父亲工作时常不在,只剩母亲和4岁二姐,母亲每每说时依然后怕连连……
纯真童年时光、青涩少年时代,就此不觉一晃十一年,又一晃尽然搬离大院(1979)三十七年——三十七年波平浪静——三十七年雨雪风霜。如今回望,“韶华不为少年留”真真有种人生何须有梦的感觉。而那三十七年前十一年来的宗宗幕幕,渐次闪回,魂牵梦萦,若隐时现,从未失落,何曾遗忘!
欲知平生一片心,且看大院三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