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清明节,都是一个沉重的节日、思念的节日、缅怀的节日,这日,人们用上坟祭奠的方式表达着同一种心情——仿佛这样就沟通了两个世界。
在春暖花开、香火缭绕的坟前,通过跪拜、供香、烧纸、敬酒、默念等方式缅怀祖辈的恩德,以释然一种情怀,一种无奈和怀念。年年如此,年年为续,传承着千家万户不灭的香火和希望,不知有几千年了!
人生就这样,一辈又一辈人走了,只留下沉沉的坟丘和墓碑,还有后来人沉沉的回忆和怀念;一辈又一辈人为续,传承着祖上的香火,预示着家族的兴盛。
和往年一样,在这普天同祭的日子里,兄弟们来到坟前,和往年一样的惯例,先给爷爷、奶奶,再给大爷、大娘,然后是给父亲跪拜、供香、烧纸敬酒,表达着心中的哀思。所不一样的是今年妻子也来到了墓地参加了祭拜。
说起来,上坟仿佛是男人们的事,清明前夕,妻准备了祭品,勾起了我的思念,为此写了一首打油诗,妻也来上坟就缘于我写的这首诗《怀念大爷闫来顺》及一段对话。
诗是这样写的:革命举大旗,参加八路军。紧跟共产党,横扫反动派。全国解放前,牺牲在战场。爷爷在世时,吾家是烈属。此后我当兵,吾家成军属。古时讲香火,过继给大爷。转业二十年,清明总怀念。大爷若在时,看看这世代:吃穿全不愁,生活比蜜甜。大爷为国死,可怜正青春。因这首诗和妻子唠起我大爷的话题,妻说:写得不错。我说:不知怎的今年特别想念我大爷,或是在我命遇里有多次劫难都走过了,冥冥中感觉着有我大爷的英魂在保佑吧!我还向妻子说起了我小时候家里举行仪式,把我过继给大爷的事,感叹着:大爷太可怜了,才活了24岁,16岁参加了八路军,是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当初爷爷在世时,我家是烈属;后来我当了兵,我家成了军属。噢!妻子听罢若有所思说:原来是这样的,你今天要不说我还真不知详细,并说:今年清明节也不知我能不能去上坟,为前辈们共同烧柱香吧!我说:应该可以,于是清明节这日,我们兄弟仨及儿子与我妻子一起来到坟地,为我们的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和我的父亲烧香祭拜,表达我们不尽的思念,寄托我们无尽的哀思。
在祖辈中,要说爷爷我还算认识,奶奶死得早我都不认识,大爷我也从未见过面,只是从家里举行了过继仪式后的那天起,我就成了大爷的继子,并常听爷爷和父亲说起过大爷的事迹。
岁月无情,如今爷爷和父亲也都作古了,但我作为大爷的继子,尤其是在这清明时节,怎能忘记自己做为继子的责任,怎能忘记大爷对革命和现在幸福生活的功德。
大爷啊!说句实话,如果要讲家史的话,我们家还是革命之家呢!我们因您而感到光荣、感到骄傲。今天,我和妻子看您来了!香火处,愿您的英魂长驻,福荫万代。
大爷,生在乱世,少吃没穿,听爷爷和父亲讲您小小年纪就参加了八路军,高举义旗,紧跟毛主席闹革命,谋求穷苦人民的幸福,可叹才24岁正青春时,死在了全国解放前夕,没享受一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成为永久遗憾,却留给后人很多勇气与福荫。思念您,我的大爷;怀念您,我的大爷。在我们心中,您的英魂永在,激励我们在建设祖国的新长征道路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