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帮扶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通过就业服务惠民生、托底线、救急难、保稳定,春节前后,县人社局部署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活动,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报名、发放社保补贴等活动,全力促进就业创业。本次活动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户数192户,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3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9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人数192人。走访慰问困难群体23户,安排参加免费创业培训16人,技能培训36人,发放政策宣传资料200余份,发放社会保险补贴93万元。
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活动氛围。促进就业关系民生,同时也是实现托底帮扶、社会公平、全面小康的刚性要求。县人社局高度重视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工作,将其作为2017年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扩大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就业和促进就业的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各部门协同配合,围绕活动主题内容,整体联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积极性,以街道(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为抓手,以政策宣讲会、座谈会、现场咨询、张贴、散发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营造全社会关心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良好氛围。
清底数送服务,开展就业援助活动。积极发挥县劳务市场和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的作用,深入社区、农村走访援助对象家庭。通过家访、了解援助对象的困难和需求、技能特长等情况,详细地掌握本地区就业困难人员未能就业的信息,做实个人信息台帐和就业援助服务台账,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三送”就业服务活动:一是送政策。基层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向群众讲解就业援助政策发放宣传资料。二是送服务。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就业服务活动,为每一名有实际求职需求的失业人员提供至少三次职业介绍,为有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班开班信息。为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免费进行创业培训。三是送岗位。为解决有劳动能力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群体家庭的实际困难,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鼓励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就业,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和信息。
创新援助途经、强化帮扶手段措施。在就业援助月活动中,各级公共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结合就困人员实际情况,强化服务,推出了一系列的援助创新手段和措施。一是鼓励参加培训。街道、镇(乡)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培训意向、创业意向的联系和掌握,动员和组织需要培训的失业人员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班;二是鼓励积极就业。在活动期间对特殊困难人员开展重点帮扶行动,深入社区、农村,为就业援助对象拟制就业援助计划或方案,向援助对象发放就业政策或服务联系卡,深入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弱势群体家庭进行走访慰问,鼓励他们通过就业逐步度过难关。三是人岗及时对接。充分运用现代通讯技术、职业介绍网络,为援助对象和用工单位牵线搭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收集各类空缺岗位信息并发布用工信息;有计划地进行走访,挖掘空缺岗位信息,并上门向企业宣传各项就业政策。四是组织专场招聘会和咨询会,参会企业132家,提供工作岗位542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5人,解决了部分困难人员在求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受到下岗失业人员的好评,并因为岗位的落实、补贴的到位等援助活动而过上了温馨、安定、祥和的欢乐之年。
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提升援助工作实效。按照专项活动主题内容要求,在历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成功经验基础上,将落实好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作为主要内容之一来抓。结合我县每年底和年初各项就业扶持政策集中受理发放契机,集中力量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使每一个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能得到促进就业政策的扶持和帮助。落实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认真做好社保补贴资金发放以及对未及时申报个人给予补报,使符合政策的个人在活动期间能及时得到政策帮扶。活动期间,我县人力社保机构认真组织实施,做好受理发放各项工作,社区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将这些援助政策送到每个需要帮扶的就业困难人员手中。
通过此次活动,转变了就业困难人员的择业观念,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基本实现了服务企业,解决就业,保障民生,共建和谐的服务目标,得到了社区群众的高度认可,营造了共同关心和支持就业的氛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