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中旬,正是春耕备耕大忙时节。东于镇水屯营村村民老贾拎着一袋黑土来到我县新成立的庄稼医院。农科专家用测土仪免费为老贾的黑土进行了检测,发现土中缺少氮和磷。根据种植结构,专家们给老贾提出“补钙”配方,老贾结合专家意见购买了对应的化肥。秋后算账时,老贾欣喜地发现自己那块菜地收入比往年多了5000多元,于是逢人就夸奖:“庄稼医院可以免费给咱的土地进行测土配方,听从专家的意见,收入竟比原来提高了很多。”
近年来,在县供销社的指导下,县农资公司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农资行业发展趋缓的不利形势,主动作为,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抓配送、建新网、强管理、增效益,致力于为“三农”提供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架起经销商与一流品牌企业合作的桥梁,也架起了企业与农民之间的“连心桥”。县农资公司先后被市政府评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先进集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先进单位,被市供销社、市生产资料协会、市生产资料公司评为先进集体、农资供应先进单位、为农服务先进单位、“文明诚信、优质服务、和谐家园”优秀单位、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史丹利等合作企业评为优秀经销商。
我县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近30万人,耕地近50万亩。为服务好“三农”工作,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县农资公司一班人克服人员短缺、资金紧张等困难,加班加点工作,积极组织货源,全力搞好以化肥为主的农用物资储备及供应工作,保证了全县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作为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企业,县农资公司始终把夯实基层基础,做优服务载体,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真正发挥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的功效。紧紧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常态,积极开展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服务,通过新建、规范、提升了一批连锁超市、综合服务站、庄稼医院等,打造农民生产生活的“贴身管家”,先后办起了农资经销店68个、农资直销店10个、惠农服务中心5个、土地托管中心1个、庄稼医院1个,服务群众26万余人。
为将工作抓实抓好,该公司配置了7台运输车,工作人员马不停蹄送货下乡到田间,有时一辆车一天能跑六七趟。运输车上准备着饼干、面包、矿泉水等,因为不能按时吃上可口饭菜,一些工作人员常年闹胃病,但他们没有一个喊过苦,没有一个叫过累,大家都默默无闻、协同配合。与此同时,他们还提高了农资连锁配送率,充分发挥各农资营销销售网点优势,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统一配送的化肥。针对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农户,他们实行担保赊销的方法,解决了农民“买肥难”的问题。在确保供应及时的同时,他们严把进货质量关,严格从正规渠道统一直接调运,保证将质优价廉的农资商品足量供应到位。此外,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坚决杜绝擅自提高购销价格行为,做到不哄抬物价、不囤积居奇,确保价格合理平稳,确保农民买得起、用得上质优价廉的农用物资。
此外,他们还抽调农技人员下乡驻村,帮助群众协调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通过广播、传单、横幅、培训班、咨询台等形式,将国家、省、市、县关于农业方面的政策、信息传递给农民,帮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指导农民科学种田。
2016年12月13日,县农资公司举办了大型农民团购会,邀请农资专家免费为农民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管理培训,为方便农民前来听课,他们与县公交公司联合组织了14辆公交车,对参会人员进行免费接送。会议期间,还与史丹利、云天化、金正太等大型农资企业联合搞特价订货会,收到了良好效果,仅一天时间就订货400多吨。许多农民都高兴地说:“农资公司不仅免费接送我们学技术,还特价让利售化肥,这样一举两得的事,希望每年多办几次。”“春雨惠农,服务三农”是我县连续举办6年的活动,每年春天,农民们就格外关心媒体上的消息,一看到举行活动的具体时间,大家就开始做准备。为了服务于民、让利于民,县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该项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县主要领导也十分关心全县农资工作,县委书记韩良会对供销社改革提出具体意见,县长王琳玉赴农资店调研指导工作。在每年的春耕备耕时节,省市有关领导也多次深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
截至2017年1月6日,县农资公司已经储备化肥4000多吨,占全年用肥量的50%以上。“春节前我们还会再进购2000多吨化肥,保证一开春农民朋友的需要。”县农资公司经理张保民说。“真心实意解民忧,倾心服务促发展”是县农资公司一班人服务“三农”工作追求的目标,路在脚下,任重而道远,他们在不停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