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清徐*要闻总第3059期 >2016-12-28编印

体育惠及百姓 人民健康幸福
我县出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刊发日期:2016-12-28 阅读次数: 作者:本记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讯近日,县政府印发《清徐县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积极推动全民健身县、乡、村“565三级工程”建设。即:县级“五个一”工程:建有一个标准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公园(或分健身休闲基地)、一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乡级“六个一”工程:建有一个健身组织网络(文体站、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一个全民健身活动广场(多功能活动室或多功能运动场)、一批晨(晚)练点、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一个特色体育项目、一个国民体质监测站。村级“五个一”工程:建有一个健身组织网络(体育队伍、体育俱乐部)、一个适合农村(社区)特点的体育场地设施、一个传授体育技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一套体育活动和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在22个社区建设10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大力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太极拳(剑)、木兰拳、抖空竹、骑车、登山、跳绳、踢毽、门球、徒步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县级每5年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每年举办3次以上有一定规模的群众体育活动或单项比赛,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乡镇(街办)每年举办2次以上单项或综合性运动会,行政村(社区)每年至少举办1次小型综合性运动会或2-3次单项比赛和表演活动。
  ——体育社会组织日益健全。“推动全民健身组织“3+X”模式建设,充分发挥基层体育协会、单项协会、体育俱乐部的功能,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职能交给他们承担,政府用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构建全民健身网络体系,100%的社区和80%行政村配备专(兼)职体育工作人员。
  ——科学健身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开展“体育三下乡”“体育进社区、进乡村”为切入点,大力宣传科学健身方法,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培养健康生活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开展体质监测、体育能力评估。在上级体育部门支持帮助下,建设县级过敏体质监测中心,完成好我县承担的全国过敏体质检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测试任务。
  ——探索全民健身融合发展。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推动全民健身事业与教育科技、文化、卫计、养老等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的发展。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将中医文化与体育相融相通,充分发挥二者的力量,使人们从中获得健康。
  ——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积极探索我县群众体育健身新方法,形成规范有序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愿明显提高。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大众化的营利性体育健身场所,培养体育健身服务从业人员,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体育健身消费需求。积极引导和鼓励研制开发大众化的体育健身产品和多样化的健身服务,培养和形成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