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县域*采风总第3057期 >2016-12-23编印

破茧成蝶缘于“爱”
——记柳杜乡中学教师武果青的成长故事
刊发日期:2016-12-23 阅读次数: 作者:陈宏健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武果青,一名朴实而倔强的中学语文教师。20岁参加工作,22年的教师兼班主任生涯,让她对教育事业愈发的迷恋。而今,刚迈入不惑之年的她竟然说自己“重生了”,那份欣喜是她每天乐此不疲的挤2—3小时在书籍、微课中徜徉的蜕变。
  她用博大的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谱写着一曲当代教师的赞歌,她始终坚信:自私和抱怨是心灵的阴暗,愉快的爱则使视野明朗开阔!
  爱是点燃
  众所周知,农村教学多年来受各种条件限制很难做。可武果青偏偏不信这个理,在她的思维观念中,“教育并不是灌满,而是点燃。”她把“赏识”教育运用的得心应手,不仅做到了对学生的赏识,而且还将之延伸到了家长层面。
  她于2014年9月交流到柳杜寄宿制小学,这对她是一个挑战。但乐学好思的她很快就上道了。为了让赏识教育的效果趋于最大化,她起初阅读的是一本盗版《周弘的赏识教育》,看后她就疑惑:做错事如何赏识?于是她想办法找来正版书籍研读,最后她的疑惑得以解决:赏识是为了更好的批评!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卢勤的系列书籍,关泓宇的《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等等,从洋洋洒洒的文字中,她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
  幽默点来讲,她是一个成功的“魔术师”,在课堂上孩子们心甘情愿上她的套,让孩子们上课做到认真听课,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作文,不仅孩子们被骗开心了、喜悦了,家长们也乐此不疲地一遍遍听她讲如何教育孩子。
  有多媒体她却不用,偏要常常通过板书,让学生练就做笔记这项技能,达到既能专注又能提高效率的目的。她边板书边口述,还没写完,全班学生竟无一人掉队,早已跑在了她的前面,就连写字最慢的李同学和姚同学,也和大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哇,你们太牛了,真棒。”每当此时,她总会将赞叹声伴随大拇指一起送给她的学生,脸上还带着那种惊疑和夸张的表情!孩子们都乐坏了!从此学生就这样心甘情愿的被她引领着,还乐在其中!
  武果青老师这是在点燃,是在唤醒,是在帮孩子们找到成就感。润物细无声,赏识中见成绩。
  班内秦同学因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来,家长没有抱怨,这让武老师很是感激。班级微信群中在和他母亲的聊天中提及此事,把秦妈妈的做法诚恳的赏识了一番。家长得到赏识,效应惊人,之后武老师发现:曾经字迹潦草的秦同学竟然写出了秀气的钢笔楷书。
  作文教学从2006年教改,武老师已默默独自走了10年,学生优秀日记、片段、作文集有那厚厚的十几本。记者注意到:一页600字,一本100多页,就是6万字,十几本约合60多万!武老师的积累本上不仅包含了优秀作文,还有进步作文。如今交流期间,三年的积淀,她的学生们竟很自豪的说:“我们最不发愁的就是写作文。”他们不仅会写,还会批阅,而且有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批阅水平竟胜过老师。要知道这可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啊!
  赵同学是班内小组长,竟然每周六作业完不成。武老师了解到:他的父母年轻,忙于生计,去年家中又添一宝。于是她当面给赵父母支招:家有二宝,父母怎样做更智慧?这个锦囊妙计虽然仅仅三言两语,但家长紧皱的眉头舒展了,孩子也能够按时交作业了,而且学习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
  家长会真正成了“家长成长园地”。武老师从不在家长会上批评任何一位学生,总是肯定,更多的是给家长支招,传授他们锦囊妙计,给她们注入新的理念。会后,家长无不感慨:“这样的家长会要多开几次。”还有家长握着武老师的手说:“武老师,您不仅教育学生,还在教育我们家长成长。”
  爱是理解
  工作中的幸福源于武果青老师有一个温馨的家。家中五口人,公公、婆婆、爱人、孩子和她。1999年刚结婚时,家里还有爱人的外婆。她知道:女人在家中的重要性。她也明白,家需要经营。她更清楚:造成家庭矛盾的原因无外乎就是家务、经济和孩子的管理。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一家一个样。庆幸的是,武老师不贪,肯吃苦,不计较,懂感恩,而且姻缘让她遇到了爱人一家人。“上行下孝”,家中每个人都懂。她生病,全家着急,嘘长问短,尤其是年迈的婆婆常亲手做上香喷喷的荷包蛋面端给她,“爱”做出来,“孝”也跟着展示了出来。长辈榜样的作用就是最好的爱。
  平时做饭、洗衣自不必说,在2003年婆婆做了股骨头手术后,武老师亲自上阵给手术后不能下地的婆婆洗脚,不仅这样,他怕累坏了公公,下班回家就急急忙忙的做饭,饭后自己照看孩子,让公婆休息!有人曾经问武老师为什么对婆婆这么好,她只是笑着说:“人都有老的时候,子女照顾父母、公婆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什么特殊的,这都是应该的。”邻居也是赞赏有加,“这一家,婆好,媳妇也好。”
  她感恩婆婆一家教会了她许多过去没有的技能。每年柳杜九月二十三赶集,她和爱人都会准备七八桌的饭菜招待亲朋好友。就连一向极其严肃的公公也对邻居笑呵呵地说:“俺媳妇就是勤快。”包括爱人的外婆也是如此,一个劲儿赞叹着她的知书达理、温柔贤惠。
  爱是理解,家只有爱,没有对错。因为爱所以理解。
  爱人和她不在一个单位,她的爱人性格比较直率,她又比较上进,她说爱人无论在工作还是交友方面都站得角度高,总让她佩服的五体投地。她俩没事常入双入对,让同事、邻居羡慕不已。她俩在各自的轨道上做好自己,都在不断重塑自己的性格。互相体谅、赞赏,常常沟通,也许这就是家庭幸福的密码,因为理解所以爱。
  晚上,只要夫妻俩坐在一起看电视,不管是他俩当中的哪一位,绝不会独自一人吃一个苹果,双方只要有一方要吃,必定给对方也削一个,或者一个苹果一人一口咬着吃,爱就在点滴中。她爱人知道但凡周边一有响动她就睡不着觉,每晚都是守着她睡着,才去睡。当然,她内心清楚:作为一个男人的不容易,所以往往能够体谅爱人。互谅、互让、互敬构成了和谐家庭的主旋律。
  爱是接纳
  静能生慧。这是武老师读书,听微课最深的感悟。对待儿子,霸道、控制欲强的班主任角色不再起作用,孩子初二出现叛逆,武老师毅然、决然、再三要求外出交流,她要离开孩子所在的学校,同事很是不解,但她有自知之明,她清楚自己要去干吗!
  孩子不一样,教育也不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她要去看看有男孩的不是当老师的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
  疯狂的读书,听微课、做笔记,写反思、分享,那满满的一本笔记,有《宽高教育》、《洗碗课堂》、《每周微课》、《心灵面包》等,不同色彩的笔足以证明她在用心做,她在爱。她的疯狂让爱人由一开始的心疼到后来的理解、共享。
  常搓脊背、推肚、搓脚心可以强身健体。面对孩子瘦弱的身体,她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每晚给孩子的三个部位坚持搓最少108下,一直坚持到初三,爱的魔力太大了,五年孩子竟一次也没生过病。白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武老师总是在晚上给儿子准备第二天的早餐。由于孩子挑食,为让孩子多吃蔬菜,她每晚都精心调制好饺子馅,让孩子早上及时吃到可口的有营养的饭菜。
  生活的悉心照料,缘于母亲对儿子最无私的付出。
  每晚搓脚成了她们母子交流、沟通的最佳时间,此时,儿子总是将他的疑惑挨个儿提出来,而武老师总是尽她所能给予最智慧的回答。
  曾有一次,儿子有点气愤的问她:“妈,为什么老师总批评我们好学生?”她没有生气,也没有说教,而是充当了孩子的咨询师,心平气和的给儿子讲了《墨子和根柱子的故事》。当她把墨子给根柱子的问题抛给儿子时,儿子的回答竟然和根柱子一样。从此儿子就如文中的根柱子,再也没有提出过类似的问题。教育无痕,她在努力向无痕靠拢!
  儿子升入高中,有一次周末回到家,破天荒第一次提出:要和同学去网吧看看!儿子从未去过网吧,家中的电脑对他是开放的!作为母亲的她,很矛盾,拒绝不合适,但又怕一发不可收拾。她和爱人商量也是没有个万全之策,最后俩人决定还是麻烦她的同事岳素萍老师,岳老师不仅是一个智慧的老师,更是一个智慧的妈妈。岳老师的分析让她静下心来:第一,庆幸孩子和自己讲真话;第二,家长必须摆明立场。按军师岳老师之计,她没有批评,也没有拒绝。晚上,孩子从网吧回来,一进门开口就说:“妈,我再也不去网吧了!”她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她和爱人脸上的担心才被笑容取代!
  接纳,就是要接纳孩子这个人,包括他的缺点。坦然接纳,帮助孩子分析才是明智的母亲。因为接纳,孩子在成长!
  孩子是一个生命,他有思维,他也感恩。她因为累,常常生病。当孩子回到家看到躺在床上的她时,总会送上关心:“妈,吃药了没?”如果没吃,孩子会给她端来水和药,而且还用大人的口吻批评她:“以后晚上不要那么晚睡觉,白天多穿点衣服。”家长适当的示弱,就是在给孩子提供被尊重的感觉,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不仅如此,每当她在写作或者教育学生遇到疑惑时,总要请儿子帮忙,从与儿子的沟通中,她总是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儿子呢,总是“我自乐此,而不疲也”的被她“利用”!
  爱是影响
  武果青老师身上处处彰显着正能量。她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她从2006年就开始坚持锻炼,竟是因为身体素质太差了,额头经过拔罐留下的“旧太阳”还未消退,“新太阳”就又升起来了。
  十年过去,武老师在不断的尝试中身体有所好转。因为武老师无时无刻都在爱这个世界,爱学生、爱工作、爱家人、爱生活。快走、广场舞、跳绳、踢毽子、瑜伽她均有涉猎,不仅自己做还带动身边的朋友、邻居、同事、学生跟着一起做。刚开始还嘲笑她干这个没有用处的村民,现在也都加入健身的行列。
  时间是挤出来的。夏天,她常早起半小时晨练,冬天则在家锻炼,近一段时间武老师在做《佳木斯快乐健身舞步操》,动作虽然简单但要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同事做着做着就嚷嚷:“太累了!”,她就心平气和的告诉同事:“习惯了就好了!”几次下来,同事都感觉肩膀也不那么重了,脊背的疼痛感也在减轻。
  武老师不仅在锻炼上影响他人,还将自己先进的理念以及所学微课与朋友、同事分享,她只想让每个人过得幸福!如今,好几个同事在她的影响下开始阅读、听微课!
  前段时间,武老师用21天的时间,每天花2小时画思维导图,并把它用到教学中,孩子们也受益无穷。武老师在点燃,在影响,而这一切源于“爱”。
  幸福感来自改变,她在追求,也在修炼!她说:“爱”就是“无欲”,就是回归到孩童时代,心中永存真、善、美!
  如今的武果青老师已从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的《弟子规》中受益,开始阅读《道德经》,她在蜕变,在成蝶,她说:“修炼是一辈子的功课,她的修炼才刚刚开始。”她还告诉记者:“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那个不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