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村企*一线总第3056期 >2016-12-21编印

百年老树发新芽
——王氏醋业的数百年商业传奇
刊发日期:2016-12-21 阅读次数: 作者:苗志崇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说起位于我县西谷乡西谷村的王氏醋业,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在醋企业众多的醋都清徐,王氏醋业是其中重要的力量。尤其是近年来,该企业大力扩展市场,全面强化科研创新,成为一支集科、工、贸为一体,极具竞争力的现代型企业。而王氏醋业实现如此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他们不为人知的数百年兴衰史。透过那些随着时代坎坷变迁的沧桑经历,王氏醋业一路走来苦涩艰辛,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源远流长的晋商发展的起伏之路,还有坚韧顽强、内涵丰富的晋商精神。这些,也许就是王氏醋业欣欣向荣的根基和源头。
  据史料记载,王氏醋业源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创始人名为王恒。当时名为“王氏醋坊”,以六个淋子(淋醋缸的简称)起家,推着独轮车给用户送醋。经过多年发展,王氏醋坊以他们精湛的制作工艺、诚信厚道的经营方式逐渐发展壮大,名声鹊起。到崇祯年间,“王氏醋坊”发展到十六个淋子的生产规模,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产品供不应求。然而,命运之神和他们开了第一个玩笑,蒸蒸日上的王氏醋坊遭受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沉重打击。
  当时正值明末清初之际,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身为百战之地龙城南面门户的清源县城受到了严重冲击,生产生活无法维持正常的秩序。为了避开战乱,王氏醋坊举家迁回西谷村,享誉周边的“王氏醋坊”就此停业,这一停就停了十八年(1644—1661)。
  到清朝顺治十四年,人民生活渐渐趋于安定。王氏醋坊另起炉灶重新开张,在老宅重操旧业,继续做起了老行当。十八年的沉寂并没有让王氏颓废消沉,反而在传统制醋工艺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尝试。为了解决好制醋时关键的淋醋环节上的水源问题,当时王氏醋坊的掌柜王吉庆,在宅院的西南角掘出了水质优良的水井,这个水井诞生了延传至今的山西省著名商标“不老泉”。
  用不老泉水酿制的食醋不仅味道绵长厚重、酸香适度,同时还兼具了防病杀菌等功效,在经过了冬捞冰、夏伏晒之后的老陈醋产品上,这种特质尤为显著。不老泉醋独树一帜的“食补”功能甚至让它成了各地药铺竞价购买的药引子。多年的积淀、多年的磨砺,王氏醋坊的“不老泉”醋随着国泰民安的历史形势,走上了其商业经营的鼎盛期。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时期,不老泉醋不仅享誉大江南北,而且还走进了京城,摆在了九五之尊的御膳桌上。据民间传说,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无醋不欢,尤其对不老泉醋情有独钟。王氏醋坊的分号星罗棋布,有“不老泉”标识的醋成为风靡一时的尚品,醋坊日产量达三百罐之多,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到了军阀混战清末民初,接踵而来的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岁月再次到来,混乱的战争格局让正常的经济运转难以为继,各家商户纷纷倒闭,鼎盛数百年的晋商也似乎走到了命运的尽头。王氏醋坊再次遭遇严峻的考验,仅余下山西的老字号和镇江分号苟延残喘,勉强经营。虽然世事黑暗、百业维艰,王氏醋业仍然有着难掩的亮色。王氏后人王忠德继续苦心经营,“王氏醋坊”更名为“不老泉醋坊”。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将军命令王氏醋坊为他酿造老陈醋。由此,诞生了王氏醋业的第二个金字招牌“晋锡”老陈醋。
  上世纪九十年代,良好的经济市场环境,让久经磨难的“不老泉醋坊”枯木逢春,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王氏嫡系传人王三狗先生创建了“山西清徐王氏醋业有限公司”,相传三百余年,历经几代人不断改进的酿醋秘籍重新焕发生机,不老泉水再次汩汩而出,载着“不老泉”、“晋锡”两块老招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2年,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年被中华企业联合会、中国名优名牌产品推广中心确立为消费者信得过商品;2004年,“不老泉”商标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称号,同年,王氏醋业被太原市工商局确定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6年,“不老泉”、“晋锡”牌酿造食醋荣获山西名牌产品称号,同年,企业获得山西省质量荣誉AA等级证书;2007年被确定为山西省老陈醋原产地域产品,同年被省环保局确定为绿色企业……
  目前,这个传统的醋企业踏上了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造就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营销与品牌并重的发展格局。他们与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山西大学生生物系强强联手,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推出了三个国家专利独立知识产权,开发出了“克糖醋”、“酒伴侣功能醋”、“神奇米醋”等具有食补和保健功能的新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条,拓展了发展空间,改变了山西老陈醋一直以来调味为主的单一形象,为山西老陈醋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有着数百年传承的企业,这个以“树一流品牌,引导消费观念、消费品味”为主旨的企业,必将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迎来更加蓬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