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新闻总第3053期 >2016-12-14编印

形成长效机制 走出反弹“怪圈”
环卫局市容执法队整治违规占道经营气象新
刊发日期:2016-12-14 阅读次数: 作者:秦华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讯12月9日上午,在环湖路与通湖路宽敞整洁的马路上,人、车各行其道,秩序井然,跟往日的景象大相径庭。“以前早市在的时候,路都没法走,想过个人都困难,更别说过车了,现在摊贩都挪到葡萄长廊下,我们可是方便多了。”家住邮电局宿舍的曹师傅看着整治占道经营后的巨大变化,打心眼儿里高兴。
  多年来,环湖路、湖东二街的占道加工、摊贩聚集、室外摆放现象极为突出,造成的脏乱差、噪音大也一直让临街住户苦不堪言。面对这种“顽疾”,县环卫局市容执法队重新制定了工作方法和行动方案,以教育劝导为主,实施执法为辅,对县城范围的占道经营、“伸舌头”经营、随意摆放广告牌匾等行为进行了整治,采用“疏堵结合”、“分阶段治理”的办法,在第一阶段的治理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占道经营、“伸舌头”经营作为市容环境整治的“老大难”问题,始终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当中。根治这样的问题很难,毕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但不管怎样去整治,初衷是希望人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市容环境和生活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找到利益的最大共鸣点,解决的办法也就找到了。
  环湖路早市作为我县流动摊贩的聚集点,常常和执法队打“游击”,“你进我退”、“你撤我来”,这样“简单粗暴”的执法压根解决不了问题。经过认真研究,县环卫市容执法队主动为摊贩想办法、找出路。既能保证县城道路的通畅,又能让摊贩们做买卖谋生。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环湖路早市的形成时间久远,也已形成规模,完全取缔的话极其引发社会矛盾。”如何在服务和管理中取得平衡?他们说:“把早市市场搬至葡萄长廊,可能是现有条件下最好的选择,既不影响环湖路、通湖路的畅通,也不远离人流密集区域。”与此同时,执法人员也在努力引导摊贩进入规定市场合法经营。
  为使整治不再陷入反弹怪圈,县环卫局市容执法队40余名队员明确分工,每天早上7点到下午6点,无缝隙、不间断的在县城范围内进行巡逻检查,不定点、不定时在重要路段进行晚间巡逻,反复叮嘱、苦口婆心的劝导商户、摊主。执法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整治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考验,我们会坚持搞下去,给县城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通过执法队伍点面结合的整治,环湖路占道经营、湖东二街“伸舌头”经营现象基本销声匿迹,紫林路、文源路、美锦大街及县城每条街巷的市容环境整治也在持续进行中。据统计,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共取缔劝离游商摊贩500多起,清理取缔店外经营户186家,教育摊点300起,劝离100起,真正做到了还路于民,赢得了广大群众和临街住户、商家的支持与认可。
  而对于县环卫所有执法人员来说,建立彻底消除占道经营的长效机制任重而道远,不敢有一丝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