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文苑*副刊总第3036期 >2016-11-04编印

不必跟风当 候鸟
刊发日期:2016-11-04 阅读次数: 作者:张仲杰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自古以来,许多鸟类凭借着先天的条件,不论寒风刺骨的严冬来临,还是酷暑难耐盛夏降到,它们腾空而起,飞到最为适宜的地方,度过愉快的时光。“秋风起,雁南飞。春风到,雁归来。”每逢莺歌燕舞的鸟群凌空而过之时,让饥寒交迫的人们,莫不称羡不已。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了,但因为我们拥有的是“一穷二白”的家底子,只能解决了温饱问题。那去祖国各地享受舒适环境欣赏秀丽风光,只是一种奢望而已。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天天地富裕起来了,外出旅游参观已经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之中。近几年来,每逢寒冬到来,便有为数不少的人们,去到祖国的南方,或深圳,或海南,今年广州,明年泉州……春暖花开之季,再返回北方,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有的干脆在海南、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或泉州、彰州、潮州等二线城市购买了住房,更方便了“候鸟人”南来北往,由此刮起了一股“候鸟风。”
  祖国的南方,空气湿润污染很少,风景秀丽山川诱人。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季,北方天寒地冻,南方就显得更为舒适宜居。对于身体有病的人,避开了严寒去被称作“天然氧吧”的海南等地去越冬,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认为,当“候鸟人”必须有先决条件。第一是经济条件。外出就需要车船、飞机、铁路等费用;住宿必须有旅店费用;购房就必须付出足够的购房款、装修、家具等费用。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只能够过小康生活,没有这一笔开支,勉强去当“候鸟”,那你必然给安定的生活带来困扰。第二是你的身体条件。我们出行,无论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总要比平时付出较多的体力。如果你的身体状况不允许劳累,勉强行之,带来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第三是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否能接受一个较为生僻的环境。我们平时生活在一个左邻右舍和睦相处的怡人环境之中,无论是外出锻炼还是购物,都是轻车熟路。就是说句话,也有很融洽的面孔相迎。如果到了一个生疏的地方,除了自己的伴侣之外,很难“四面春风”了。如果你承受不了此时的寂寞,那你恐怕只能是举步维艰了。
  我们的身边,不乏因外出旅游花光了积蓄,孩子考入大学时,却到处借钱交纳学费的困难人。也不乏到达外地之后,身体却出了意外,住进了当地的医院。有一位高姓的老太太,原籍是河北人,前几年心血来潮去青岛海滨购买了一套住房。想着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每天看着大海,在沙滩上漫步,在海滨公园就餐……真是天堂般的生活。可当她去到彼处住了不到半年,感觉到亲人都在太原,亲人们又忙于事业上的拼搏,不能来此相伴,真有点举目无亲了。当她一个人走到室外,想说句话没有一个贴心人,走到舒适的海滩却感觉不到面临大海的心旷神怡,反而觉得双腿沉重难以行走。那种孤苦的寂寞真是有口难言。终于有一天下了决心,将自己的房产,委托给当地的物业公司,讲好由物业公司代管房产,可以出租给别的人居住。年终结算房租,给高老太太邮寄回来。时间过去两年了,高老太太经常给对方打电话,问讯房屋的情况,但凡对方言说房屋有了问题,需要维修,或更换租住人等情况,每一件事,都要牵动高老太太紧张的心,有时心烦意乱如坐针毡。如果年终不能按时邮寄来应得的房租,高老太太就更为烦恼。经常不断地感叹:“真是办了一件糊涂事。”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绿色环绕,新建公园、街边花园随处可见,太原也已经成为一座宜居城市。没有条件外出的人,就更没有必要去跟风当“候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