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居民知道污染环境的投诉热线是“12369”?又有多少居民了解常用环保健康常识:危险标识的基本形状是黑色等边三角形、顶角向上;泉水、井水即便清澈见底也不能直接饮用;从事铅作业的家庭切勿将工作服和儿童衣物一起洗涤;指甲缝是特备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勤剪指甲可有效预防铅中毒;日常生活中的辐射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不必谈“核”色变……对以上常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反映着一国居民的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近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京发布《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抽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较低,合格率仅为8.41%,即每100个15~69岁的居民中仅有不足9人具备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
报告指出,我国居民对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较高,但知识储备、理性认知不足。居民的环境与健康素养与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宣教科普投入力度、覆盖率等有关。农村、女性、低学历、高年龄段人群素养水平整体较低;但即便是高学历、低年龄段居民,其基本知识分类素养也呈现出明显的“短板”。
报告建议,为营造保护环境、促进健康的社会风尚,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应将整体提升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纳入环境保护重要议事日程,把监测和评估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作为“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一项常规工作,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差异化素养提升目标和提升措施。
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朱忠军介绍,本次调查对象来自北京、湖北、甘肃3省(市)的9个市/区、18个乡镇/街道、36个村/居委会。调查按照统一的质量控制方案,对各关键环节实施了严格的质量控制,问卷应答率100%,问卷有效率99.20%,问卷填写漏项率、逻辑错误率均低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