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热点*关注总第3021期 >2016-09-23编印

中考改革方案出炉
六大变化将深刻影响中考的孩子们
刊发日期:2016-09-2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此次中考改革,在考试科目构成、考试内容、成绩计算等多方面均有变动。综合改革试点将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快来看看中考改革有哪些新变化——
  中考改革何时开始
  2017年开始,2020年完成。
  为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中考改革,保障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指导意见》明确了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
  一是加强省级统筹管理。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统一要求;选择有条件的地市进一步扩大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制订中考改革实施意见,2017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
  二是以地市为主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般由地市组织实施,要求地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具体的中考改革实施方案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三是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现在的初中在校生、非试点地市仍执行原来的考试招生办法不变。哪些地市进行试点由自己确定。
  四是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中考改革到底改什么
  改革的目标: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新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改革主要有五大任务:包括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加强考试招生管理。
  中考改革六大看点
  中考改革八大关键词
  1. 改革招生录取办法克服唯分数论
  进一步扩大综合改革试点,各省(区、市)要选择有条件的地市学习借鉴一些地区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
  2. 两考合一实现一考多用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加重学生备考负担。
  改进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
  3. 全科开考减少机械训练
  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为防止增加学生负担,这次改革进行了综合设计。在考试内容上强调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
  不是把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没有纳入总成绩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
  各地可针对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具体的考试方式和方法。
  4. 录取计分科目“4+X”要文理兼顾
  试点地区要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以及体育科目之外,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他具体科目及数量,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
  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5. 学生可自主选择录取计分科目
  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门科目合格的前提下,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计分科目的机会,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
  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将可以选择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之外的其它“录取计分科目”。为了防止出现偏科,学生在选择录取计分科目时,要做到文理兼顾,不能只选文科类科目,也不能只选理科类科目。没有选择的科目,不仅“要学”、“要考”,还要达到“合格”。
  6.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
  综合素质评价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统一要求,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
  7. 完善自主招生政策
  要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8. 取消体育、艺术加分项目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加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