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清徐*要闻总第3015期 >2016-09-07编印

团情系千里 关爱促成长
——团县委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工作综述
刊发日期:2016-09-07 阅读次数: 作者:陈宏健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在8月31日举办的“2016山西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团县委被团省委、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省希望工程办公室评为“山西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先进共青团组织”荣誉称号,太原仅清徐获此殊荣。
  近年来,团县委紧扣县委“建设全省综合实力强县”的决策部署,遵循“联系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规律,在省青基会的大力支持下,借助“希望工程”平台,打青年工作品牌组合拳,推出了“暖冬行动”、“春暖童心”、“青少年服务工作站”、“青年文明号一助一呵护留守儿童”、“圆梦清徐”等一系列活动,覆盖团员青年近万人,深受广大团员青年和社会各界好评。
  全团联动促实施
  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的统一主题下,县、乡镇(街道)、学校团组织连续四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爱心结对行·同圆一个梦——爱心人士走访受助生公益行动”等公益活动,实施全团上下联动,营造共青团和贫困学生在一起的氛围,密切各级团组织与广大青年的联系,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各级团组织通过微信平台、报纸宣传、发倡议书、短信、电话交流、走访等形式,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政策宣传,真正让活动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多元引资搭新桥
  为了进一步扩大受助学生范围,团县委积极主动争取省青基会、团市委的支持,申请到了歌唱家谭晶、国酒茅台、加多宝、香港佛学会等项目支持,2013年以来共筹资75万元,让85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针对一些少年儿童患大病导致家庭困难的情况,团县委急家庭及所急,四年来救助45名患病儿童,金额达45万元;“暖冬行动”、“春暖童心”活动开展三年来,60户困难青少年家庭得到了慰问金;积极引进项目,惠及更多农村少年,全省首批点爱·小桔灯百校互联网爱心教室项落户集义乡,全省唯一的拜耳梦想图书室落户黑城营小学,绿地电脑多媒体室落户尧城小学,团中央希望图书项目2万册图书充实了40所学校图书室。
  跨界合作齐受益
  我县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突出了与媒体的合作,联合黄河电视台、清徐电视台、清徐报社等新闻单位,在做好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整体形象宣传的同时,以寻访“助人自助”的爱心故事为主线,通过多种宣传形式,讲述家贫志坚,自立自强的“励志生”和积极参与、无私捐款的爱心人士的感人故事,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圆梦行动实施的全过程,体验“助人自助”的公益实践。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2016年我县11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在媒体的帮助下,均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参与捐助的人群中,有普通市民、企业家,有各级机关干部,有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还有部分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捐款。
  从严锤炼好作风
  圆梦行动开展以来,在实施环节上,既坚持严格的申领和评审程序,又突出人性化的操作,努力做到“五个体现”:一是体现及时性。为了尽早让高考学生掌握信息、寻求帮助,每年6月份对家庭贫困、成绩优异、有希望考取二本以上大学的同学进行预登记。二是体现开放性。在依托新闻媒体营造舆论氛围的同时,及时向社会公开爱心电话,以便于接收捐款,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政务大厅党群窗口开设专栏,实现咨询和办结“一体化”。三是体现公正性。发放助学金需要经过学生申请、村委会或居委会证明,学校公示、团县委审核,凭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领取助学金等步骤。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四是体现安全性。助学金采用银行卡的形式,直接发放到同学手中,方便同学们异地支取。五是体现服务性。简化办事程序,“申请”由原来的7道程序,缩减为4道,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同时,要求乡镇(街道)、清中、徐中、职中团干开展入户调查走访留档,主动靠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