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将突出项目牵引,提升园区承载,实施创新驱动,优化存量与培育增量并举,推动工业新型化。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是落实全省企业减负“60条”、工业“20条”等政策,完善并发布县内重点工业产品推荐目录,县重点建设项目、政府投资项目、集中采购项目等,同等条件优先使用本县产品。统筹协调煤矿水电路等要素配置,积极对接榆古路拓宽改造工程。启动建设煤矿瓦斯监控平台,推动碾沟煤矿、锦富煤矿如期投产。加快钢铁、焦化等企业提档升级和技术改造,实施阳煤化工炉渣粉煤灰循环利用、亚鑫民用洁净焦洁净煤、美锦钢铁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供热等项目,逐步形成工业多点支撑格局。另一方面,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延伸改造等,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关停取缔41家违法违规企业,腾出环境容量,腾出用地空间,发展一批新型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开展项目创新年活动,完善“六位一体”项目推进机制,抓好83项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完成74.4亿元年度投资预期目标。抓住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九大新兴产业,突出主动招、精准招工作方向,增强招商引资实效性和精准度,储备签约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深入推进投资项目联合审批运行机制,开通绿色通道,优化简化手续办理,促进太原卫校、徐沟“双创基地”等项目落地。加快推动太焦客专、粮油交易中心、气象站搬迁、榆清输气管线等项目开工建设,确保阳煤化工、华阳燃气等项目顺利投产。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坚持“一区三园一带”产业布局,放大“平台效应”,做大经济总量,打造发展“引擎”。开发区“西二村”整村搬迁腾出建设用地652亩,加强与经济区合作完善基础设施。编制食醋产业园发展规划,引入社会力量建设路网等基础设施,吸引食醋和其他食品企业入驻,打造全省食醋产业及醋文化集聚区。加强徐沟路网、供热、污水处理等承载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全市教育实训基地,积极引进市职教园区,促进人口集聚。结合“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王答产业园,吸引40家小微企业入驻。抓住全市物流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继续在208国道沿线发展现代综合物流、农副产品物流、超市配送物流,鼓励生产性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