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开学*季节总第3013期 >2016-09-02编印

开学啦!你准备好了吗?
刊发日期:2016-09-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哎,又开学了,作为一名学生,你目前是什么状态?对于新升入小学、中学以及面临着高考、中考压力的学生而言,该如何调整心态,做好准备,顺利完成“假日模式”到“开学模式”的过渡?在这里,我们为很多学生和家长找了一些“制胜法宝”和经验之谈,希望能帮到大家。
    至于幼儿班的小朋友们,在这里,我只想甜甜地问一句:“马上就要上学去了,你们准备好了吗?”估计,回应我的是一大片哭声。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上学是和一整天见不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划上等号的,尤其是对小班生来说。
    但不管怎么样,总归是要开学了,与其不情愿地面对,不如开心地迎接。新学期,新起点,新面貌,你会结交新的朋友,学到新的知识,收获新的果实,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简单朴实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编者
  
  
  
    小学新生:
    传递正能量莫让孩子害怕学校

    【老师建议】
    从幼儿园到小学,很多孩子都不能适应,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去适应。在这里建议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传递正能量,不要让孩子对学校产生恐惧感。有的家长在入学前会给孩子传递一些负面信息,比如“一年级作业很多,要做到很迟”,“上学之后就不能玩了”之类的话,这让孩子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家长应该用正面激励的方式,让孩子产生成就感、自豪感,这样,孩子就会愿意学习,喜欢学习,就会学得越来越好。比如,在写字方面,孩子刚开始字写得不好看,家长不能打击孩子“字写得那么难看”,应该鼓励孩子“第一次能写出这样的字已经很不错了,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高兴”。
    在生活习惯上,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整理文具、收拾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等等。做这些事情,是孩子心智发育的一部分。有些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只要求孩子好好念书,结果反而是学习和家务两者都做不好。
    在作息习惯上,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拟定作息时间表,家长监督孩子根据时间表完成任务。除了口头督促,还可以用其他的鼓励方式。比如,孩子喜欢逛动物园,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坚持早起一周之后,周末就带他去动物园,这样孩子起床就会特别积极。
    在学习习惯上,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很重要。阅读可以使孩子静下心来,并且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阅读中,还要做一些简单的记录,不仅积累学习素材,也帮助孩子识记字词。
    【开学备忘录】
    1.一起和孩子做姓名卡,卡上写明孩子的姓名、班级、座号、家长联系电话等。
    2.上学前,让孩子进行一次模拟自我介绍,为小学班级自我介绍做准备。
    3.多给孩子一些肯定。一个关注的目光、微笑的神情、亲密的举动都是对孩子的肯定。

    初一新生:
    从规矩规范入手养成好习惯

    【老师建议】
    进入初中后,孩子会面临身心、学业、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的变化。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初小衔接,福州一中初中部制订了严格、细致的《福州一中学生手册》,从规矩规范入手,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学业成绩和今后的学习潜力。家长首先应该从生活习惯上对孩子予以关注,帮助孩子养成严谨、细致、认真、独立的个性,避免大大咧咧、拖拖拉拉等坏毛病。
    在学业上,初中课程科目增加很多,难度变大。要抓好课前、课中、课后几个环节,帮助孩子认真完成预习、笔记和作业这几项学习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小学的分数和初中的分数是不能等同而论的,小学生考90多分、100分是很平常的事,但在初中,有时候,你考个80分也是班级第一。因此,家长切忌拿分数说事,更不能一味批评,而要清醒地认识到小学和初中的差别,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找出问题出在哪里,给予鼓励。
    孩子进入初中之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和独立愿望明显增强,很多家长都会感到孩子变得叛逆、喜欢顶牛、不愿与家人相处等等。这时候,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有意识地多与孩子做平等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对于孩子错误的行为习惯,不能采用高压政策,而应循循善诱,以引导为主。
    【开学备忘录】
    1.家长要尽可能与孩子多沟通,帮助孩子明确中学生的角色,从心理上接受新环境的变化,正视“学习科目变多,作业量增大,教学模式改变”等现状,排除孩子的畏难情绪。必要时可求助老师和同学。
    2.引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长不要太斤斤计较孩子学业成绩,成绩的高低不能说明一切。

    初三新生:
    明确理想高中做好情绪引导

    【老师建议】
    由于学生在暑假作息比较混乱,首先建议学生在开学前就开始调整作息时间,尽量跟上学校的安排。其次,在开学前制定一个目标非常关键。目标要制定短期和长期,短期以分数为主,每一科都制定一个提高的分数区间。而长期目标就是自己的理想高中。短期目标可以随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但是长期目标一定要明确。
    在学习方法上,建议学生以课本为主,把握课堂45分钟。等后期中考冲刺时候再专攻薄弱环节,尤其是有一定提升空间的科目。
    心态决定一切。不少学生进入初三情绪上容易起伏,家长要做好正面情绪引导。对自卑的学生,家长要让学生摆正心态,每天告诉自己:“你是好样的!”针对焦虑的学生,可以通过运动、听轻柔音乐、和家长交流等方式进行注意力转移,减少焦虑状态。家长切忌把自己的情绪表露给孩子,诸如“没关系,身体好就行(暗示孩子成绩不好)”之类的话,最好不要说,而是应当鼓励孩子坚持到最后。
    初三也是情感问题容易出现的时期,学生之间很多时候只是互相有好感,家长在这时候不要直接捅破或者干涉,要理解这是正常现象,可以通过写信等方式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开学备忘录】
    1.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份日程表,时间细化到每一个小时段,并在表单上醒目地标记自己的理想高中。
    2.准备一份针对自己短板科目的练习资料,但只作为辅助学习资料。
    3.有些孩子自制能力不强,还会沉迷小说、网络等,建议家长准备一个心愿瓶,让孩子把初三想做但不适合做的事情都写在便利贴上,放进心愿瓶,等中考结束后再去完成。

    高一新生:
    从规矩规范入手养成好习惯

    【老师建议】
    刚上高一的学生,心里普遍存在一些落差。一是理想的高中管理与现实的落差。在很多新高一学生的想法里,高中管理相比初中更松懈,不少新生在纪律和学习上都有所懈怠。确实,在学习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初中对学生的约束会较多,而高中适当放宽了管理,但这是因为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并不意味着没有约束和规则。高中生活会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这就要求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自律。
    第二个落差是学习成绩的落差。不少新高一学生会发现,自己的成绩不如初中那么好了,这是课程难度加大和竞争更激烈的结果。建议同学们,不仅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还要调整好学习心态,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规划学习时间,重视学习方法,着重培养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和逻辑能力。
    第三个落差是学习环境的落差。新高一学生经历了中考的洗礼,根据学习水平重新“洗牌”进入高中,周围同学的水平相当,竞争也更激烈,正确应对好学习压力非常重要。有不少刚进高中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因为学习懈怠、压力调整不当而在高二、高三时成绩一落千丈,也有成绩不理想却能积极应对挑战,在高三成功逆袭的例子。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学生的自我调整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建议新高一的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采取正面激励的方式给孩子打气。
    【开学备忘录】
    1.高中生可以提前跟学长学姐聊聊高中生活。
    2.开学前,提前看看高中课本。
    3.别忘了锻炼身体。

    高三新生:
    心态决定成败运动最能减压

    【老师建议】
    对高三学生来说,心态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寒窗苦读多年,最后因为心态而高考落榜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进入高三首要重视的就是心态。暑假里,容易形成两类学生。一类是开始对高三产生焦虑感,有些同学一个暑假都在报班补习,还有的同学把重心放在补习班的作业上,对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却置之不理,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这类学生建议要放松,前期紧张过度或者补习过多,对高考冲刺阶段反而不利。还有另一类学生,对高三不抱希望,潜意识里开始放弃自己,这类孩子建议家长要多多鼓励,陪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明确提分目标,不断提升孩子自信心。
    开学综合征最严重之一就是作息问题。家长可以给孩子充当闹钟,如果孩子排斥,也可以让老师配合。对有些比较排斥“家校联合”的学生,可以发动孩子同学、学长等孩子信任的第三方开来导孩子。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运动是最佳的减压方式之一。不少家长都不重视这块,导致不少学生高考体检时不过关。建议学生每天运动半小时,时间可以是傍晚或晚餐后,运动方式可以是到小区跑跑步,不想外出的可以在家跳绳、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学习任务繁重,更应该注重劳逸结合,不要太吝啬这半个小时。
    最后,在即将开学的前一周,学生应尽最大努力先把学校的暑期作业完成,同时要重视新学期的“开门考”,因为这场考试是树立信心的重要一步。
    【开学备忘录】
    1.在书桌上醒目的地方张贴自己喜欢的励志格言。
    2.准备一张记录表,将每次的成绩制作成一个曲线图,了解自己每一个时期的学习状况。
    3.家长要调整心态,多给孩子正能量引导,做好后勤工作。
    4.周末,家长可以花半天或一天时间陪孩子爬爬山、户外走走。三餐时间不要讨论学习问题,可以聊聊课外的话题。
  
    开学了家长如何帮孩子收心
  
    快乐而有趣的暑假已经结束,新学期也开学了,这就意味着学生和家长应该从暑假放松的状态中慢慢切换到学习模式。大家千万不要轻视刚开学的这段过度期,开学前这段时间学生极易出现厌学、情绪低落、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无缘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开学综合症”,为此家长也极易陷入“焦虑期”。我们给大家支个招,教家长、学生克服“开学综合症”。
    一是收心。家长要在家里努力创造学习环境;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让孩子从暑假放松的生活状态,过渡到有规律生活的状态。家长无需太“刻意”。建议家长,可以开学前与孩子一起讨论下新学期的打算。
    二是调节生物钟。作息时间要调整到与学校一致;不少同学在暑假期间有可能玩通宵或很晚睡觉,在开学前有必要调整好生物钟。按照上课时的作息时间去休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重新做到起居有时。年纪较小,自控能力较差的小孩,家长还应帮助其远离电视、电脑、电子产品。
    三是清账。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比较弱,家长一定要主动了解孩子暑期作业的完成情况,看看作业还差多少,要尽量完成,不会做的要标注出来,开学后向老师请教;有些孩子完成得比较早,家长可以让孩子看看名人名著,写写读书笔记,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四是“温故而知新”。就是复习上学期的功课,以免开学后新知识与旧知识衔接不上;还可以对新学期的新知识做个初步预习,建立知识网络。
    五是联络。即开学前要提前跟好朋友联络感情,把假期心情宣泄一下,免得开学一见面话说个没完,上课开小会,不安心听讲。
    六是家长可以让孩子清洗整理书包。陪孩子到书店购买一些教辅材料、新学期文具等,从心理上给孩子做好开学的铺垫。
    七是饮食尽量清淡。在假期里学生的饮食、运动都缺乏合理的安排,有的学生假期忙于补课,或外出游玩儿,生活和饮食规律被打乱,使得身心疲惫,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多吃些蔬菜、水果和杂粮,适当摄取蛋白质类的食物,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其次要适当锻炼身体,让生理、心理尽快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