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于镇洛池渠村是我县新兴的旅游山村,尤以红色旅游基地和大久保桃为人熟知。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红色旅游,先后成功举办了六届“桃花节”,“洛池渠杯-吉羊开泰”摄影图文大赛等大型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洛池渠村在周边的影响力,游客人数逐年上升。2014年,该村入选我省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去年,由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大文景旅游规划设计院和山西商务国际旅行社组织的教授、专家、研究生专业团队,为洛池渠村进行了乡村旅游规划编制。
洛池渠村是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红色历史和地域名片“大久保”为其确立了独一无二的位置,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近日,记者采访了县政协委员、洛池渠村委会主任武成美。
武成美说,洛池渠村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在地理环境和发展空间上有着平川村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而清太徐抗日政府遗址和那一段鲜血染就的历史为这片山水田园增添了一份厚重的色彩。这里,不仅是消闲避暑的清凉之地,桃花盛开的观景之所,更是抗日火种燃烧过的地方,民族信仰赖以生存的摇篮。
单就洛池渠“大久保”而言,市场零售价比同类的桃子要高0.5元以上,且供不应求,甚至在清徐市场上出现了带着居住地洛池渠的身份证卖“大久保”的现象,这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方天地是大有可为的。
武成美认为,洛池渠是东于山区最大的村庄,地理环境优良,各种资源极其丰富,如何激活这些潜在的宝藏,激发洛池渠的活力,真正将其打造成为当地群众的果园子、钱袋子,远比搬迁来得更加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从长远来看,加强洛池渠的硬件建设和自身发展规划不仅是一件普惠民生的大好事,洛池渠的壮大和发展也必将辐射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红色基地和“大久保”这两张金字招牌应体现出它们应有的价值。
近几年来,洛池渠村在扩大影响力和招商引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初见成效,在红色文化和本土文化发掘等方面也成绩显著。在桃花盛开的观景期和“大久保”采摘期,游客人数一度能达到万余人次。但由于交通等不利条件,招揽游客及招商引资等工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对洛池渠村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制约。
武成美说,我县西边山旅游公路的建设盘活了马峪乡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其影响辐射力甚至带动了县城的相关产业发展。如果将这条成功经验同样复制到东于山区,形成两翼齐飞的农业旅游格局,利用两者不同的旅游期和旅游特色,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其影响辐射能力要远远大于“1加1等于2”的效果。而实现这样的局面,只需要对进村公路进行改扩建,对村子进行简单的规划管理即可。
“这里浑然天成,几乎原汁原味的村容村貌,为将来的一体化规划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除去目前二十多户人家为翻修或者新修的房屋外,大多数建筑都保留了以往的风貌。如果能对洛池渠原有资源及其生态亮点、地形特色加以充分利用,在原有建筑格局和现有梯田的基础上打造独特的村落形态是大有可为的。这些对于洛池渠,将变输血为造血,对于惠及民生、激活山区存量资源,有着极大现实意义。”武成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