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特别*关注总第3008期 >2016-08-24编印

爸爸妈妈为你的生命保驾护航
——南内道村白文谋阎巧凤夫妇三十三年抗击病魔护子情深
刊发日期:2016-08-24 阅读次数: 作者:苗志崇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父母对子女的爱有多深?血脉亲情的力量有多大?在这个拥拥攘攘的世界上,也许很多家庭在利用时间的力量努力跨越理解的鸿沟,也许很多的子女与父母一生相系却并不相知。但是从他们赋予子女生命的那一天起,父母就把子女的全部纳入了他们的旅程,不需要太多的表白与祷告,不需要很多的付出,他们的爱会一直陪伴着我们,直到生命的终点。在我县徐沟镇南内道村就有这样的一对父母,他们坚强的双手扶着儿子孱弱的身躯行走在人生四季,从红颜直到白发,他们无微不至的爱维系着重病的儿子不断增长的生命年轮,至今已有33年。如果说在虚拟的天堂里,有一个看不见的神叫上帝,那么在看完这则故事之后,各位读者也一定会相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两个真真切切、无所不能的神,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父亲、母亲。
  今年37岁的白雅强是南内道村白文谋、阎巧凤夫妇的儿子,在白雅强4岁时,因病治疗不慎,罹患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后在省儿童医院、山大二院治疗。此后的三十多年中,白文谋、阎巧凤夫妇带着儿子奔走在各医院之间。白雅强每个月都需要输血来维持生命,因为身体虚弱,还需要多种药物来控制各项生理指标,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生命危险。这些,让本就拮据的家庭更加的一贫如洗。三十多年里,靠着老两口的坚持、亲戚朋友和乡亲们的帮助,一家人磕磕绊绊地走了过来,家里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孩子久治不愈的病体上。而折磨白雅强的病魔却并未因此而却步,去年,白雅强的病情出现了复杂的状况,这更让老两口忧心如焚。
  在县公安局宣传科科长罗晋荣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徐沟镇。在徐沟镇副镇长要小平陪同下走进了这个苦难的家庭。驻村干部白喜明详细地向我介绍了白雅强的治疗和政府救助的具体情况。多年来,这些热心的人们一直在关注着白雅强一家人,从各个方面为他们想办法,尽一切的力量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尽可能的便利。
  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看到的情况还是让我大吃一惊。人们常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贫穷,而白文谋、阎巧凤夫妇家里有的屋子竟然连墙皮都没有,参差不齐裸露着的土坯无言地向我们展示这个家庭经历的风雨历程。房顶已经明显变形,房檐突起,形成一道不规则的曲线。白文谋说,房子已经不好修了,幸亏住人的屋子没有漏。家里唯一颜色鲜亮些的摆设是一台冰箱,里面满满当当的装着用来治疗的药品。除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和农具,再看不到什么有现代气息的东西。眼前的情景让人不禁想起反应旧社会生活的怀旧电影,而他们在这里已经住了三十多年。
  白雅强的居室是家里最好的,斑驳的墙上贴着鲜艳的年画,面色苍白的他病恹恹地躺在床上,没有手机、没有书籍,像是一个现实社会里的苦行僧。这是一个心智健康、懂事的年轻人,当我和他攀谈的时候,他的表情变化和语气没有丝毫浮动,尽管不怎么和人接触,但言谈举止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个从记事起,就过着非正常生活的人。三十七年囿于方寸之间、足不出户,如牢狱禁锢的生活,如果没有父母爱的填充,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父亲白文谋今年67岁,母亲阎巧凤62岁,他们大半辈子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凌晨4点多,父亲白文谋开着三轮车去附近的小武菜市场卖菜,5点,母亲阎巧凤开始给孩子熬中药,7点,打发孩子喝药,中午1点,继续熬中药,下午6点,喝药。地里的活儿不能误了,这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今年的市场行情不好,地里的茴子白卖不出去,都推了种了别的,孩子的好多药物只能暂停或者用同类的低价药来替代。这个月还有几天就该去医院给孩子输血了,钱还没有着落。给孩子治疗,每个月都要有七千元左右的治疗费用,大病救助和合作医疗能报销一部分,还有很多药品费用是不能报销的。去年,阎巧凤的脚不知道什么原因肿了,痛得坐卧不宁,在地里干活也只能爬着,怕花钱的她不想去找大夫看,过年的时候,亲戚们给她带了一瓶钙片来,她吃了大半瓶,也不见好转。
  阎巧凤说,因为身体情况不允许,孩子没上过一天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和去医院的路上度过的,回到家里能好几天,当看到他精神不好的时候,就又该去医院了。孩子的心细致、敏感,知道体恤年迈父母的辛苦,对渺茫的前景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曾经有几次,孩子哭着对自己说,你们太辛苦了,不要再花钱了。她每次都安慰孩子说,你好好养病,以后还要给爸妈养老呢……
  这位可敬母亲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因为怕隔壁的孩子听到,她压抑着不敢哭出声,孩子每次心情的波动都意味着病情的反复。这么多年艰苦煎熬,他们还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不能让孩子的心情受到任何的影响……
  从白雅强家里出来,陪我们的村干部说,老两口都是要强的人,虽然过得窘迫,这么多年,从未向村里或政府部门提过什么要求。受到了别人的帮助,他们会默默地记在心里,用自己微薄的心意来回应——地里的菜成熟了,摘一份送到人家家里。平时即便是闲暇,也不轻易出门,因为怕别人看到他们会尴尬……经过这么多年的折磨,白文谋、阎巧凤夫妇俩也知道孩子的病应该是可以治好的,但是现在这样的家境,又如何去完成这样一个看起来不切实际的“幻想”呢!
  南内道不是一个富裕的村子,这么多年来,热心的村民为这个苦命的家庭奉献了很多。村干部说,他们希望通过社会力量的帮助,以爱心众筹的方式来帮助这个家庭度过难关……
  也许没有类似经历,我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无私与伟大,也许不经过生死离别的考验,我们都不会知道这份亲情的力量与厚重。在这样一个物质空前丰富的时代,在这个信息传播空前的时代,让我们一起为白雅强祈福,为了我们每个人深藏内心的善良,为了感同身受父母子女的亲情挚爱,期待希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