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醋都*人物总第3005期 >2016-08-17编印

弘扬国粹 求取[健康最大公约数]
—县二院中医科主任冀勇侧记
刊发日期:2016-08-17 阅读次数: 作者:张月英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1   众说纷纭“冀一针”
  最初听说针刀大夫冀勇这个名字,是从我的一位好友程桂桃的一篇来稿中。当时,只知道这位大夫在县医院中医科上班。之后,浏览桂桃发来的通讯稿,读着她关于这位大夫的故事,心想我这位“从不打诳语”的好友,怎么会这样子“拔高”一位大夫?于是,想着将稿件放一段时间,核实一下其真实度再说。
  谁曾想,我这位好友接二连三给我打电话,接二连三把她收集到的关于这位大夫的事迹,用照片给我从微信发来,希望能够把她的对于这位大夫的感佩之情,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于是复读她的通讯稿,复读她写的这位医生的“一根神针”的故事:
  一说她亲哥见这大夫将一个腿疼走不了路、让人搀扶着的患者,只一针扎下去,患者就一脸喜色,千恩万谢地自己走回去了。
  二说她亲弟突然腰痛发作,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爆发,疼的穿裤子都得扔在地上,然后用脚尖勾起来慢慢地穿,后经过六七次针刀治疗,就神仙般地给彻底治好。
  三说她本人20多年的头重头痛老毛病,住院十天,小针刀七八次,去时痛苦不堪,回时一身轻松。
  四说和她同一个病室的患者母亲双腿不能走路,经冀勇大夫治疗,现在有空不是逛商场,就是游公园。
  五说其爱人的好友王万春的妻子也是腰腿疼痛得不能忍,短短几天彻底减除痛苦。现在王万春只要一提起,就激动得滔滔不绝夸赞不停……
  这些人,这从头到脚的病痛,只需一根银针,竟然全让他给医好了。之后经侧面打听,以上所述还确是如此,于是对这位大夫的“针人真事”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之后不久,关于冀勇大夫的新闻接二连三:
  一日,清源镇张阎村62岁的车春兰大娘找到本报,希望通过报纸对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好医生冀勇进行表扬。老人患有颈椎胸椎腰椎疾病已十多年了,四肢无力,手、脚也不听使唤,最痛苦的是不能走路,料理不了自己的生活,经冀勇大夫治疗半个月后,竟然行走自如。
  又一日,某学校保安白刚将一幅写有“医德高尚,妙手神针”的大红锦旗送到县医院中医科冀勇大夫手中,感谢他一针治好母亲五年的跛脚病……
  从此,对于我县这位中医大夫——冀勇的那根祛病“神针”,心中颇为好奇。
  2   秒杀病痛分分钟
  真正见到冀勇大夫,是在清徐二院(原徐沟二院)中医科门诊处。在清徐二院副院长薛建荣力荐下,记者决定要采访采访这位众口夸赞的好医生。
  其时,他正被一大群前来看病的人包围着。这位30出头的敦实小伙,怎么看也和大家传说中的中医大夫“冀一针”联系不到一起。身穿旅游鞋、牛仔裤、黑秋衣,白大褂的他,全然没有印象中老中医的深沉老道,有的只是一个年轻中医的率真敦厚。这位胖乎乎、白净净的冀大夫,正亲和地拉着一位乡村大爷的手,摇动对方的手臂,细心做着检查。门诊里面的两张床上,也坐满了等待治疗的病人。想要采访这样一位大夫,分分钟说话的时间,都不忍心占用。于是站在一旁,看着他忙碌地诊断、开处方,现场为患者按摩穴位、针灸治疗……旁边的其他大夫与护士们,也都一路小跑地与他默契地配合着。
  忙是他生活的主色调。曾在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的他,现任县二院综合科(中医科、儿科)主任。而今,综合科30张床几乎天天爆满,全科5名医生11名护士加班加点已成家常便饭。据现场患者介绍,他们都是通过亲朋口口相传知道的。令人神奇的是,找冀勇大夫看病,相当一部分人即来即好,有许多患者从太原专程赶来,到这里找冀勇大夫看病。
  在综合科护士办,一位护士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趣事。
  小个子秒变大高个。一次,一位50多岁的外地男子,被人用平车推了进来。因腰椎间盘突出的他,痛苦地蜷曲着身体缩成一团。经过冀勇大夫三天时间的治疗,当这位患者下床站起来时,大家都大吃一惊,原来,因疼痛一直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大家都不知他身高几何,现在起身一站,一米九的高个子,加上轻松愉快的表情,整个换了一个人。
  大家对他的评价是:胆大心细有热情,务实高效敢创新。
  3   “以身试针”骨头硬
  弘扬国粹,不忘初心。中医治疗腰腿疼、颈椎病、头晕头痛这些困扰现代人的多发病、常见病,是冀勇大夫的专长与主攻方向。
  冀勇大夫毕业于大同医专,上班后也一直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会长——朱汉章首创的“小针刀疗法”,并施用于临床,收效甚佳。冀勇大夫用他所学的中医理论,配合西医的手法,使中西医疗法融汇贯通,不仅经济实惠效果好,而且病人痛苦也小,受到患者的一致赞誉。“小针刀疗法”广泛运用于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骨科、骨关节疾病、关节痛、颈椎、腰椎、肩周炎等疾病,疗效显著。
  对于冀勇大夫深厚的“道行”,原本希望能坐下来好好宣传宣传,采访一些他苦心修炼的事迹?然而,当记者看到忙碌的他正专心致志工作,连插句题外话都难以“下嘴”时,只得另辟奇径。
  在医院过道处,一位带父亲看病的王女士,与记者聊起了冀勇大夫的“隐私”。
  冀勇大夫的诊疗室,每天都人满为患。大家有事找他,只需到中医科人多处,在患者的包围圈中,便能搜索得到。这天,王女士陪父亲找他看病,叫了半天他的名字,也无人回应。原来,他也累病了,躺在一个房间角落一张铺着几张报纸的旧床上,给自己的腰里扎了一片针。
  冀勇大夫能给自己扎针看病?其实,在冀勇大夫而言,给自己扎针不仅不是什么新闻,而且早已是“身经百针”。他的修行之路,真可谓千锤百炼;他的超常医术,全都是心血结晶。从他学习针刀开始,他就屡屡把自己的身体当试验品,多次在自己的身上琢磨研究。对于一些疑难杂症,他总是追根究底,紧追不舍,在探索中找出路,力求能够运用传统中医这一博大精深的“健康法宝”,为患者去除病根。多功能的冀勇大夫不仅修炼着高超的治病“道行”,而且练就了高超的“配套服务功能”。应急时,他常常边开车往医院赶路边打电话远程指导。患者围着他,是县二院中医科一道风景;他围绕着患者,是冀勇早已养成的一种习惯。
  作为综合科主任的他,冀勇大夫正与其综合科的团队一道,为求取“健康最大公约数”孜孜以求。相信未来的他,定会将中医这一国粹继续发扬光大,定能将手中那根银针运用得更加出神入化。